当前位置:大气
-
中央气象台:华北黄淮等地有雾霾天气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6日至17日白天,华北大部、黄淮中西部、汾渭平原等地有轻至中度霾,河北西南部沿山局地有重度霾。17日下午开始,受降水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上述地区霾天气自西向东逐渐减弱消散。18日起,受降水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污染天气。 中央气象台16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预报,16日早晨至上午,河北东南部、山东北部和东南部、河南东南部、江苏中北部、浙江北部、辽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天气,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 具体预报如下: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 16日至17日白天,区域大部有轻至中度霾,其中河北西南部沿山有重度霾。16日夜间,区域东南部部分地区有大雾天气。17日下午开始,受降水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上述地区雾霾天气逐渐减弱消散。18日起,区域大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污染天气。 长三角区域 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霾天气。16日至17日夜间至上午时段,区域中东部有大雾天气,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汾渭平原区域 16日至17日上午,区域大部有轻至中度霾,夜间至上午时段有雾。17日午后开始,受降水和冷空气共同影响,雾霾天气逐渐减弱消散。18日起,区域大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污染天气。 珠三角区域 未来一周,区域大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污染天气。 华中区域 16日白天,区域中北部大气扩散条件一般,部分地区有轻度霾,局地中度霾。16日夜间起,受降水影响,区域大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霾天气。 西南区域 16日至17日,四川盆地西南部有轻度霾,夜间时段部分地区有大雾。18日起,受降水影响,区域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霾天气。 东北区域 16日,区域中部大气扩散条件一般,部分地区有轻度霾。17日起,受降水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区域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明显霾天气。 西北区域 16日,区域中东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一般,有轻度霾。17日起,受降水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区域大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新疆南疆盆地有浮尘天气。 未来三天预报如下: 原标题:中央气象台:华北黄淮等地有雾霾天气 值班主任:颜甲
-
初冬不像“冬”!今天北京最高气温19℃暖意浓 出行需防北风
目前北京已进入初冬模式,不过今天(11月12日)北京最高气温将升至19℃,暖意十足。中午前后北风较大,大气扩散条件转好,需注意防风防火。 昨天,由于风力较弱,北京大气扩散条件有所转差。不过在没有风的午后,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北京显现不出冬天的寒意。 今晨,北京能见度比较低。 今天白天北京仍将呈现暖意融融的景象。北京市气象台12日6时发布天气预报:今天早晨到白天晴,早晨有轻雾,北风一级转三级左右(阵风五级),最高气温19℃;夜间晴间多云,北风二三级,最低气温3℃。在北风吹散下,今天北京大气扩散条件有所转好。 不过初冬只是开始,冷还在后面。本周六开始,北京天气将“变脸”,天空云量较多,最高气温将逐步下滑,下周还可能出现雨雪天气,雨雪帮冬天按下“快进键”。 气象专家提醒,今天早晨北京能见度较低,公众出行请注意交通安全;中午前后北风较大,能见度逐步改善,但需注意防风防火。 原标题:初冬不像“冬”!今天北京最高气温19℃暖意浓 出行需防北风 值班主任:田艳敏
-
涨知识!福建平潭现罕见太阳绿闪 引发全国网友惊叹
10月27日据媒体报道,近日,福建平潭现“太阳绿闪”奇观,日落瞬间太阳上边缘出现莹光绿区块。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绿闪是太阳光折射现象,常出现在日落,当红橙黄光落入地平线后,波长较长的绿光就被看到,从而形成绿闪,是一种罕见的大气光学现象。 网友评论 网友:真的好美 绿闪 所谓的绿闪现象,是太阳西沉,恰好从地面消失的时候,有时太阳顶端边缘还会发出一抹绿光,持续时间通常不到1秒,仅少数可238-87续数秒之久,故谓之“绿闪”。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不明,现在仅知在地势低平、辽阔的地方,如海边或大草原上,天气非常晴朗,一直到地平线上都没有云的踪影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见到绿闪。有人猜测是因大气折射和散射太阳不同波长的光所造成的。科学家认为如同太阳的绿闪成因一样,应该是我们地球的大气层有类似透镜与稜镜的功能,会将来自月亮的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原色。不过,分解之后的绿色与红色相距不远,所以只呈现在月亮的上缘和下缘而已。至于蓝光,因为蓝光波长比较短,受大气散射效应比严重,所以非常罕见。 原标题:福建平潭现罕见太阳绿闪 引发全国网友惊叹 值班主任:高原
-
何穗上亿豪宅曝光 豪宅内外景公开内奢外小清新
最近,何穗因晒出了在家里的一组美照而引起网友对其豪宅的好奇,网曝何穗豪宅上亿,而且豪宅自带小花园,何穗豪宅内外景公开,内奢外小清新,非常的适合拍照,网友直呼简直可以当打卡胜地了,可见,何穗豪宅有多好看。 何穗晒美照 14日,何穗在网上晒出了一组小清新写真。穿着吊带小背心的何穗,大胆秀出迷人的小蛮腰,不过,最令人吸睛的,应该是何穗白皙的皮肤了吧,锁骨明显,身材纤细,整个人都吸睛十足啊!而何穗所在的豪宅外景,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何穗豪宅内景 从照片看,何穗应该是一片别墅区中居住,大气的欧式洋房,还自带小花园,绿植环绕休闲设施很小清新。据爆料称,何穗的豪宅价值上亿。在今年4月30日发文“最近住在小花园里”,何穗已晒出几次同意豪宅背景的美照。 何穗豪宅餐厅 据悉,之前何穗参加某节目时,也曝光了豪宅内景,从节目画面看,何穗豪宅内景装修非常的大气上档次,各种大牌、奢侈品很多。其实,去年,关于何穗上亿豪宅就受到大家关注了,何穗豪宅内景装修得很有品位,空间很大,不愧是超模,审美超赞。
-
张国荣22年前旧照曝光 出席活动打羽毛球十分搞怪
近日,一组张国荣22年前的旧照曝光。照片中的张国荣身穿T恤搭配牛仔裤,模样青涩,优雅大气,正在挥拍打羽毛球。据悉,这是张国荣当年参加慈善活动的照片。
-
杨丽萍回应未婚未育争议 一番话大气又优雅并点赞陈数
近日,杨丽萍视频评论区里一条热评引起很大争议。事后,圈中不少女艺人纷纷发文为杨丽萍发声。而就在刚刚,杨丽萍回应争议,并且点赞了陈数的发文。据悉,陈数为杨丽萍发声称,一个女人的价值不是用来生儿育女的。而杨丽萍这个回应真的大气又优雅!另外,杨丽萍曾说“我是生命的旁观者”的话题也上了热搜,详情曝光,一起去看看吧! 杨丽萍回应热评争议 杨丽萍热评引发的争议,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是这样的: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在杨丽萍一条视频评论区里,有一网友评论杨丽萍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条评论居然是热评第一。在热评上热搜后,针对“杨丽萍因没生育被呛”一事,戚薇、李若彤以及陈数发声。 网友评论杨丽萍 而就在刚刚,杨丽萍本人也回应了未婚未育争议。首先,杨丽萍点赞了陈数相关发文,并回应到,“你的精神是年轻的,你的气息是美好的,就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味道。只要自己认为过得好,没有伤害其他人,就可以。”不得不说,杨丽萍的这个回应真得大气又不失优雅,杨丽萍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追求本真的自我,不在意这些世俗眼光,人的精神是美好的,灵魂会自动散发出香气。 杨丽萍点赞陈数发文 其实,大都网友是很羡慕杨丽萍的生活,对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约束,比起漫无目的,这样多好~其实,杨丽萍在很多年前,就曾说过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也她自己是生命的旁观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都不会是一样的,自己喜欢就好,不要被“惯性思维”所束缚,做自己,结婚也好,生孩子也罢,遵从自己的内心,做独一无二的人才是最好的。
-
【江南进入梅雨期】降水强度增强 降水强度增强注意防范!
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参照《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GB/T 33671-2017),对梅雨气象要素和大气环流系统综合分析研判,结果表明:6月1日开始,江南区雨日指标达到入梅标准;区域日平均降水量达到2毫米;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18°N以北,监测区气温也超过22℃。 国内外动力数值模式预测显示,上述监测指标在6月6-10日仍将稳定维持。 因此,可以确认江南区梅雨于6月1日正式开始,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7天。 进入梅雨期后,江南一带降水强度增强,强对流天气活跃,大部地区累计雨量有50~100毫米,其中江西婺源(185.3毫米)、浙江常山(183.4毫米)等21站累计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浙江开化(231.8毫米)等3站超过200毫米。 因此需特别防范梅雨期开始后江南地区强降水造成的洪涝和次生灾害,及时做好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国家气候中心将密切监测我国梅雨的季节进程和长江中下游区及江淮区梅雨指标的监测进展,及时组织汛期滚动预测会商,提供订正预测和服务信息。 梅雨预测是实践不可绕越的重要工作。 由于梅雨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非对称性和重要性等多重个性,地域差异大,具有明显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 梅雨季节时间尺度跨度从周到次季节尺度,成为天气学与气候学交界面衔接处的重要天气气候现象。 因此,梅雨强度受东亚夏季风活动、大气外强迫因素(ENSO、北极海冰、高原积雪、下垫面过程)与大气内动力过程的综合影响。 根据影响梅雨的不同因子,综合数值预报模式输出产品、大气环流系统的特征、气象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央气象台需要预测预报梅雨的强度和“个性”,预知其为“暴力梅”“羞涩梅”还是“经典梅”,为国家和地方防汛抗旱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服务。 民间预报梅雨的谚语有许多,如“腊月里多雪,水黄梅”,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着正相关。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这句谚语意思是春季偏东风盛行,则夏季梅雨量也会多。 原标题:江南进入梅雨期 专家:今年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7天 值班主任:田艳敏
-
会“算”天气 这位老人让“天有可测风云”成为现实
他破解了世界级气象难题,他是“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发展了世界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核心技术,他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 25岁 他解决世界级难题 “算”出天气变化 1935年,曾庆存出生于广东省阳江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上学时,他一边下地,一边读书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4年,一场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麦冻死了,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粮食产量。曾庆存在北京看到了这个消息。当过农民,挨过饿,曾庆存想如果能提前预判天气,采取防范措施,损失肯定能够大大减少。所以,当北大物理系安排一部分学生去学习气象学专业时,他欣然服从。 1956年7月,曾庆存本科毕业后,作为国家选派优秀学生进入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学习。国际著名气象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基别尔是他的导师。基别尔给曾庆存选了一道世界著名难题“应用斜压大气动力学原始方程组做数值天气预报的研究” 作为他的论文题目。天气预报的方程属于流体力学范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方程组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依靠经验来预判天气,但由于无法对各种要素定量、定时、定点分析,准确度较差。进入现代社会,科学进步让人们有了想要准确预报天气的“野心”。20世纪50年代,客观定量的数值天气预报成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当时,各国的科学家都在求解数值天气预报的原始方程,但多年来毫无结果。 1961年,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半隐式差分法”被提出。“半隐式差分法”从分析大气运动规律的本质入手,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不同的大气运动过程,提出后即用于天气预报,并一直沿用至今,奠定了当今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的动力框架基础。而这个划时代的方法,正是出自当时仅仅25岁的曾庆存之手。 曾庆存:你第一个解决了,人家还没解决,这个结果出来了我不是立刻要告诉老师吗?过去那个机房非常热,我在那里面没吃没喝地弄,一出来,莫斯科那时候零下三四十度。但是我已经忘了冷,高兴得一出来就脱衣服,发烧感冒我也不知道了,最后困得坐地铁,不知道怎么就晕倒了。等我老师一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高兴得要命了,我也高兴得要命。 以诗抒发报国志 为国再攀“卫星气象高峰” “温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1961年,在获得苏联科学院副博士学位后,曾庆存写下这首诗,随即马上回国。回国后,曾庆存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气象研究室工作,他发展了至今仍是世界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核心技术的“标准层结扣除法”和“平方守恒格式”等方法。 1970年,曾庆存迎来一个全新的身份,卫星气象总体组技术负责人。当时,我国决定研制自己的气象卫星,曾庆存被紧急调任。面对祖国紧迫的需求,曾庆存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问题,并用一年时间写出了当时国际上第一本系统讲述卫星大气红外遥感定量理论的专著《大气红外遥感原理》专著,这是国际上这方面最早的理论专著。他提出求解“遥感方程”的有效反演算法也被世界各主要卫星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所采用,服务于实时天气预警和短期天气预报。 1979年曾庆存出版了《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为数值天气预报和大气动力学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曾庆存也成为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的奠基人之一。较准确的定量数值天气预报能及时预测气象灾害,对于防灾、减灾、救灾,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曾庆存:1998年大洪水那次我们是预报出来的,我们预报洪水夏天的雨量要多50%,我用方程算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 倡导推进“寰”的建设 盼早日为“地球做CT” 2018年,我国首个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在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破土动工、计划2022年完成。这个被形象地称为“可以为地球做CT” 的大科学装置, 是曾庆存目前最关心的。现在,他的身份是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工程的倡导者和推进者。 曾庆存:有句话叫“老骥伏枥”,还有句话“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管活多大年龄,你一定要有精神,你要走下去,你研究科学要有精神和坚定的决心,一代代传下去,真正为真理奋斗。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