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二
-
大一宿舍基本零交流,大二重新分宿舍,害怕被新的宿舍孤立要怎么做?
怕什么,应该是你的新室友,恐慌你孤立他们 在宿舍被孤立怎么办 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和谐的宿舍环境,在劳累的学习了一天后回到宿舍,大家谈谈八卦讲讲笑话,和和气气的多好,然而总会有那么几天几人之间出现了点小毛病,搞得彼此都不痛快,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种情况 反省自己。若是一个宿舍集体孤立你自己,这时你就不要抱怨别人了,这时就该反省一下自己了,毕竟不可能大家都无缘无故的合力来孤立你一人。 仔细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太以自我为中心了,有没有过多的考虑自己而不顾别人感受……(一般被集体孤立的就是这种情况) 同学之间能有什么深仇大恨啊!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要斤斤计较了,凡事多为他人着想一点,没事多扫扫地,倒垃圾勤快一点,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只要你做得够有诚意,你们的关系会慢慢改变的。 第二种情况 学会宽容大度。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方式各有不同,不要嘲笑或看不惯人家的生活行为方式,并把它表现在脸上,这样是很难做朋友的,说不定你宿舍其他三个人来自同一个地方,对你看不惯他们的行为表示很看不惯呢?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良习惯,不要因为人家无意中碰到了你的水杯,弄脏了你的书或者踩到了你而斤斤计较,若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生气,大家自然而然会疏远你的。 第三种情况 宿舍里住的不和自己一个专业。这个是很正常的,有时候一个专业女生寝室住满了,就会分出一个或几个住到其他宿舍里去,这时候被分出去的女孩或多或少就容易感到孤单悲伤了。 当她们说的话或讨论的内容与你无关你听不懂时,就不要勉强插入,静静的倾听就好,这时她们并不是不关心你的感受,有可能是在谈论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这种情况下要跟舍友相处好看起来有点难,但也不是很难,我们隔壁就有一个但人家四个人相处的就挺好的啊!只要愿意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大家都会愿意和你做朋友的。 这时不仅要跟宿舍的人打好关系,还要跟班里的同学打好关系,毕竟一个人很有可能错过什么重要信息,这时若是有人能及时通知你是一件让人感到很温暖的事情哦。 还有另外一种,他们怎么看你都不顺眼,就是想刻意孤立你,这还用和他们交好吗?当然不用!直接申请换宿舍,或者回家住,眼不见心不烦! 首先没什么恐惧的,这是正常的社会交往生活,不要有恐惧的心理。 积极健康的同室友同学开展宿舍生活,多交流少沉默,遇事别往心里搁,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大度包容,多参加集体活动,看个电影、吃个聚餐等等,肯定可以和新同学室友走到一起。
-
我儿子该上大二了,二本,招兵验上啦,是去当兵好,还是上学好?
大二的话可以去当两年义务兵,大学入伍可以保留学籍,回来接着念,之后的话喜欢部队就去军校深造,不喜欢考研好像还有加分,都不错,不至于一错到底 当兵保家卫国,是每个适龄公民的义务,也是件光荣的事。验不上,就没办法,与军旅无缘,若验上了,那是一定要去的,去了,并不影响上大学,兵役服满后,还可继续圆大学梦,但不去,就永远圆不了军旅梦了。 再说,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服兵役,若选上不去,则当逃兵论处,将影响你儿子的一生。 所以,我建议你还是让儿子当兵吧!从个人的发展来看,可能当兵比上大学更有前途。 当兵挺好的 大学生去当兵好处多 ,在部队锻炼自己还有可能上军校,二年退伍回来保留学籍还可以换专业,考研加分,退伍有十多万退伍金等等好处。 首先要尊重您儿子的意愿,是否真的喜欢部队生活,虽然当兵是一种神圣自豪的事情,但背后隐藏的汗水和辛苦,您儿子是否做好了准备。 其次,当兵与上学很难分清优劣。若是能够忍受汗水以及辛苦,当兵之后可以锻炼学生的坚毅的品格。但也有一些人的身体在当兵过程中,受到不可恢复的损伤。而上学之后,可以更好的学习技能,毕业之后,也可以很快的就业。 总而言之,若是身体扛得住,可以尊重您儿子个人意愿吧。 本人大学教师,懂的不少,精的不多。以我的了解解答你的疑惑,希望帮到您。 当兵和上大学都好!两者之间有点影响,但不冲突。 大学期间参军入伍的,当兵期间学籍是保留的,退伍后可以继续大学学业,从当兵前的学业延续(相当于休学去参军),而且返校后部分学科免试(如军事理论),学费还有补贴。我校就有些先当兵再回来读大学的,一般来讲老师比较喜欢参军后回来的,一是素质确实提高很多,二是有能力参与班级管理,三是参与活动项目积极。至于学业多少会有点影响,但专业课上只要努努力,成绩也不差,不影响专业能力。 也有一些人选择毕业后去当兵,但当兵期间专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会有很大影响,毕竟部队这段时间很难应用大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退伍后跟大学同学相比专业能力会有很大差异,可能会影响就业方向。 基于以上,你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想去当兵,则建议在大三以前去,对大学专业知识影响的少。但不能因为当兵影响大学学业,毕竟大学的文凭和专业知识会影响他一生。 现在国家对于大学生当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你儿子今年上大二了,如果去当兵的话,首先可以保留学籍,如果喜欢部队的生活,还可以参加军校招考。 既然各项条件都通过去,当几年兵锻炼一下,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当兵后的选择更多了,可以选择回来继续上学,而且在考研和公务员考试当中都会有政策倾斜。 更重要的是,年轻人经过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锤炼,意志将会变得更加坚强,身体也会更加强壮,这是一辈子受之不尽的资源。而且国家现在大力推崇军人职业化,军人成为社会上受尊重的职业已是现实,有条件去当兵吧! 去当兵,考军校! 好羡慕能考军校的 去军营吧!穿上了绿军装,走进军营,一辈子无怨无悔。经过部队这所大学校的锻炼,你儿子从部队出来以后,肯定成熟稳重了一大块。对他今后的成长,有益无害。
-
我一个大二的女生向父母一个月要5000块钱生活费,过分吗?
富二代不过份,富二代读大二5000肯定不够,50000元都不这什么样,这要看家庭条件,一般人家5000元多了,肯定过份了,最多2000元,早饭十元,中饭,晚饭各二十元,五十元一天,吃得不好也不差,二千元够了,一线城市三千元足够了,没钱人家可能只有一千五元,有钱人家五千不算多,沒钱人家五千太多了,你们家庭条件好不过份,一般的家庭五千元钱过份了,贫穷人家的孩子可能只有一千到一千五百元算足了。 你一个大二的女生向父母一个月要5000块的生活费多吗? 不多不多,要我说真不多,5000一个月能干啥啊?买买衣服买买化妆品就没有了。都说女孩子要富养,千万别委屈自己,有钱可劲的花,喜欢啥只管买,没钱就跟父母要,5000不行,那就再加个0,起码一个月生活费50000,那才像个生活的样子。 现在的孩子,爱攀比也人之常情嘛!你同桌都买苹果250了,你还在用小米10,像话吗?你同桌化妆品都是海蓝之谜、SK2,你还在用大宝SOD蜜像话吗?你同学背的包包不是古琦就是香奈儿,你的小CK还是80块钱在网上淘的,再说了都从大一背到大二了,也该换换了…… 对不对?多要点,别委屈自己,你爹妈挣钱多容易啊!你都大二了,你知道不知道你父母今年多大了?生日哪一天知道不?我跟你说,你父亲都快50了,老家种地不赚钱,出来打工,白天给人家打零工,晚上还去兼职做代驾,一天工作15-6个小时。你母亲白天给人家当保姆带孩子,晚上还去小加工厂做手工,走在路上碰到别人扔的矿泉水饮料瓶还都捡起来存着卖钱。去市场从来都是买最便宜的菜,烂的菜叶别人扔的,她也给捡回来…… 放心,你父母再苦再累,都不会说啥的,你一个月要的5000,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寄给你。虽然他们一个月加起来只賺4800,别担心、那200,就是卖血他们也给! 一个月5000元,第一眼,有点震惊。 为什么这么说呢?据调查统计,当代大学生的每月平均生活费1500左右。 我大一,父母基本上是把生活费一个学期一次付清的(流下了管钱不当的泪水~)。 大概算一算帐: 1、开学初,四个月的话,大概给了10000元(包含了各种费用)。 其中包着基础费用:教材费1000元,班费一学期200元,校服150元,领贷款交学费还差1000元补交,保险1000元,到新学校买被子、枕头等300元,总计3650元。(真吉利的数字,好巧~)扣除下来大概还剩6350元。 2、每个月,基础开销,早稀饭鸡蛋包子4~5元,午饭8~10元,晚饭面条等5~10元。每天基本上一个鸡蛋一个苹果或者一瓶纯牛奶。大概二三十元,一个月六七百元(食堂比较便宜)。 日用开销,水电洗漱用品等100元,正在学习化妆,大概100元每月吧。买衣服100~200元,出去玩200元每月。 一个月下来,1400左右(自我感觉挺奢侈的,没能存到钱ㄟ( ▔, ▔ )ㄏ)。家里给的够用,要想去旅游之类的话,估计得找点兼职做了。想着早点经济独立吧,而且自己也开始避免不必要开销了。 【】回归正题,一个月5000元,生活费,说实话,在我看来,太多了,多得能当我三个月生活费了。 大二基本成年了,在西方,子女十八岁,父母有权利将孩子赶出家门,让其自食其力。 当然,如果题主,家里边有矿,或者父母都是公司高层,在父母愿意的情况下,是可以拿着5000元过一个月的。 不过,也有知名成功人士,让自己子女自食其力的,有时候需要靠自己,父母也不能靠一辈子。 (全文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我要上头条# #教育爆款我来说# #教育那些事# 何止是过分?简直是对金钱一无所知! 现在的学生上学,动不动要多少钱的,你要清楚你自己家的情况! 第一,你知道你的家庭月收入有多少? 第二,你知道你的家庭月开销是多少? 第三,你对金钱有没有定价?你对价钱的概念有了解麽? 你可以去做一个调查,5000块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相当于多少天的开销?两个月的家庭开销! 动不动就几千块一个月,自己去体验一下你如果去工作一个月能挣多少?你会花多少? 我希望所有的学生,一定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家的收入情况去定,你家庭情况挺好的话就多要一点,家庭情况一般的话,就少要一点。 一定要学会体谅一下自己的父母!不要给自己的父母增加压力! 你 一个月才向父母要5000块钱,不过分,确实有点少了。。 咱们来算一算~每个月普通的伙食费要1000左右吧,可不能总是吃食堂的饭吧?每个月总要改善个四五次吧?就按每次200块钱来算,也得1000块钱。 化妆品必须得有,你这么年轻,不能用一般的化妆品啊,不说国际一线品吧,那二线品牌的产品是不能再低了吧?你还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不保养好皮肤怎么可以呢!少算一点,每个月就控制在1500块钱左右吧。 还有衣服、包包、鞋子,一年总要有四套新的吧?就算每套一万五千块钱算,也要六万块钱,平均每个月就要5000块钱。。 以上这些还不包括一些意料之外的花销,每个月总要有2000块钱应急钱啊。 我们来算算吧~伙食费2000➕化妆品1500➕衣服、包包、鞋子5000➕应急钱2000块钱=10500块钱。 四舍五入,建议你每个月就向父母要11000块钱吧。省着点用,差不多。 说了半天忘了问了,你是谁啊?你的父母又是谁? 打扰你休息了,抱歉啊,快洗洗睡吧。 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我感到很吃惊! 不知道你父母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的父母如果是李嘉诚、王健林、马云之类的人,5000块钱确实太少了。如果你的父母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员,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每个月一两千元足够一个大二学生的日常生活了。当然,如果你每天都要出入高档卖场,出行不坐公交而打车,或者动则美容美发使用高档化妆品,再把爱马仕LV之类的当追求,别说5000就是五万也不一定够。 奉劝有时间看看动物世界,巢里的小鸟还没有捕食能力的时候,父母给它捉回什么虫子它就吃什么虫子,没有资格嫌弃大小多少或好吃难吃,等自己有能力捕食的时候,自己捉个老虎来吃也是自己的造化!否则自己就会被自然淘汰,也就是说只有等死的份儿! 绝对没问题,君不见,许州许可馨每月五万美金。你不比许可馨差多少。你要向她学习了! 这问题我来回答就很合适了。 我女儿大三,坐标山东济南,现生活费一千五百元。 我工作地点深圳,年收入二十万左右。 女儿刚开始上大学时我只给她一千二,后来她说钱有点紧张,大一第二学期才给的一千五,按这数一直给到现在。 当然,女儿也有一些额外收入的,比如每年的奖学金,大概几百元,按她话说是意外的收获;她的生日我会给她发两百的红包;五一、中秋、国庆节多给五百元出去玩;每年过年红包(一千来元)由她自己支配;她每季的衣服大多我会帮她买,每年两千块左右。所以就算全部加起来也没有超过两千元一个月。 我女儿说她在学校算是比较“有钱”的,因为比她生活费多的同学也常会跟她借钱,很多同学生活费一到手就买买买,最后没钱了只好吃泡面或跟同学借钱。不是生活费给得少,而是欲望太多,也不懂得安排生活,所以多少都不够用的。 现在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来自父母,没有挣过钱的孩子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总觉得给得少,不够用。我是这样跟孩子讲的: 一,你已成年,父母给你基本的生活费是对你的爱和帮助,如果觉得生活费不够用,你有手有脚有知识有文化,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或者是去做兼职获得,不要都指望父母。 二,你还是学生,不要忘记学生的身份,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生活上的过渡消费和生活中的物质攀比对你成长是没有帮助的,能把自己生活安排好也是一种能力。 女儿没有令我失望,大学三年来,她年年拿奖学金,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条,不用我操心,这也是做父母的最大安慰了。 大二女生向父母要五千生活费是否过分,希望从我和女儿相处中找到答案。 大家好,我是心灵涤荡,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是: “我一个大二的女生向父母一个月要5000元生活费,过分吗?” 首先,我就要毫不犹豫的向这个大二女生大声说: ″ 妹子,你过分了,大过分了。” 都说,不当家就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养崽就不知为人父母的辛苦。 人生很难,生活很艰辛,挣钱又十分不容易。就拿打工簇来说吧,为了生活,只得外出打工养家,抛妻别子辞双亲,走出家门的那一天,孩子在后面”哭爹喊娘”,父母在身后默默流泪。然而,在家没有经济来源,在外缺少家里温暖,可生活的压力太大,不出门打工咋办?只得背上行囊,独自面对”流浪”的艰辛,顶寒风,冒烈日,起早贪黑,”手里拿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点油”…… 可拚死拚活一个月到头,省吃俭用,也不过三、五千元,技术工种也不过八、九元,可就这区区几千元钱,要上养老,下养小,中间还得养自己,总恨不得一个铜板扳做两个铜板用。然而妹子你就狮子大开口,一个月要五千块,你叫父母如何供养? 也许,妹子你会说,父母要么别生我,既然生了我,就得养我,就得对我”负责”。是的,道理不错,错就错在你”不食人间烟火”,你看不到生活的艰辛,你体会不到为人父母的”苦辣酸甜”,你只顾自己的”花天″享乐,说重一点,你不”配”为人子女。 也许,妹子你会说,你家条件好,家境殷实,父母拿得出这个钱,难道不该用吗?确实,你家庭条件好,父母负担得起,没有人会限制你用钱,甚至每个月你用一万、二万,别人也无权指责你。 可是,我认为你的书白读了,没学到中华文化的伟大精髓,疏忽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会”量入为出”,勤俭节约。有道是”崽卖爷田心不疼”,一旦失去了父母作坚强的后盾,你的小子还过得下去吗? 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为以后的漫漫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读书,要真读书,要读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要为读书而读书,而不知人间苦楚,不懂父母恩情。 说实话,题主说的这种情况,还真大有人在,但愿这些人随着自己知识的增多,而对此有真正的认识,真正认识到这实不可取,应克服陋习,努力完善自己! 过分不过分,需要因人而异。如果你的爸爸是马云或是马化腾,不要说一个月要5000元,就是要50万元也不多呀!如果你的父母是普通工薪阶层,那5000元不但过分,而且是超级过分。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结果,全国人均工资在八千多元,没到九千。你是大二的学生,相信你了解平均数代表的意义。平均数在八千多元,那就意味着多数人员的工资是低于八千元的,因为有那些高收入人群把平均数抬高。 我不知道你父母一个月能收入多少,但我在三线城市接触到的许多人中,一般的家庭收入也就在一万多元。如果你的家庭如果也是只有一万多的话,你向父母要五千元的生活费,你说是不是太过分了,因为你一个人拿走了家庭月收入的一半,这还只是你的生活费,还没包括你的学费、住宿费等支出。 如果把你上学的所有费用都算上,再扣除你父母的生活费用,你们家庭收入每月如果只有一万多元的话,那根本不够用。你想过吗?5000元能让你过的很舒服,但会让你父母过的很辛苦。他们在你上学的时候,不敢生病、不敢吃好的、穿好的,因为他们一旦多花了,那就满足不了你奢侈生活了。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舞台,它是从未能年入,跨入成年人行列的开始,它也是你步入社会前,充电的最佳阶段。如果你能在不荒废学业的前提下,自己挣钱的话,那你是英雄,如果你只是啃老,那你将来很有可能就是被社会唾弃的啃老族。 等你走上社会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收入还到不了5000元,根本满足不了大学时的支出。奢侈惯了的你,只能进入月光族的行列。这个时候的你,可能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更不要说孝敬父母了。
-
我大二男生,每个月问家里要2000元生活费过分吗?
大二学生,在校生活费要求每月二千,说不上多,也不算少,主要是要看你家里经济情况,如果家庭困难的,作为学生,要求就多了,所以,不可一概而论。作为一个大学生,已成年了,如果你努力的,学校有很多各类奖学金的,这样就能减轻家里负担。 对于你提问的这个问题,要看你家庭的经济情况。如果你的父母是领固定工资和月工资较高,或者是有家底的做生意人,你每月要家里2000元不算多。如果你父母是低工资收入,你就必须勤俭些,为家里分忧。谢邀! 大二男生,每月二千元生活费不算多但也不算少,要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读书期间花钱还是要从节俭角度出发,大手大脚花钱对人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没有好处。 大学生每月多少生活费有两方面的决定因素: 第一、大学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如果在一线城市,经济发达,物价高,生活水平高,2000元的生活费不算多。如果在三四线城市,2000元的生活费略有结余。 第二、看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优越,2000元有些少,如果家里困难,父母没有固定收入,这个标准会使家庭难以负担。 所以,每月多少生活费得看具体情况而定了。不管怎么,作为学生,还是要体谅父母。 界限,或许应该成为父母教给孩子成长的第一个概念! 面对这个问题,常规的回答应该是各占一半吧,因为人的思维都是这样,这是一种思维完整性的需要。我想这也是提问者需要的答案。 在我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真希望这个问题是提问者替别人问的,因为下面的回答会让提问者有一些不舒服。 因为我的重点不在每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上,而在提问者问题的最后三个字上面——过分吗? 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一定的情绪在里面,提问者完全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这三个字,比如说:可以吗,多不多,够不够等等,这些词语,听起来都会比“过分吗”这三个字要平和的多。但为什么提问者没有选择,而是直接用了“过分吗”这三个字呢?我想如我所说,这三个字它是一种情绪的体现,具体说来,它是一种愤怒的情绪的体现。这一点,我想不用多说,大家只需稍微用心体会一下,就可以明白这三个字背后的情绪所在。 那么,为什么提问者会用这三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呢?或许我们可以假设和推论一下。提问者可能因为不满2000元的生活费,而与自己的供养者发生了冲突。那么为什么2000元的生活费会引起他们之间的冲突呢?可能是因为提问者的供养者,对2000块钱的提供有困难,也就是说提问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并非十分良好,因为如果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十分富裕的,便不会有提问者的这个问题出现。 让我们继续假设或推理。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么为什么提问者还会因此而与家人发生冲突呢?难道他看不到家人挣钱的不易吗?如果他看得到,为什么还要提这个问题呢?那可能是因为提问者太过于自我中心,眼睛里看不到别人的付出。然而,提问者的这个性格特质又从何而来呢?也许与提问者的养育模式有关,也就是说,可能提问者在放养育的过程中,养育者会没有底线的满足提问者提出的任何要求。 一言以蔽之,就是溺爱。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没有界限,没有感恩之心,只求索取,不求付出。长大后就会成为我们现在最流行的一个词,叫巨婴! 或许只有这种解释才能够让我们理解,为什么提问者会用“过分吗”三个字来表达他内心的极大的愤怒情绪。这三个字的背后透露着提问者内心莫大的委屈与不解。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供养者的无奈与心酸! 界限,或许应该成为父母教给孩子成长的第一个概念! 一个大二学生,每月问家长张嘴要2000块钱,要的这么理直气壮,还问人家过不过分?真真气的我简直都不知道说点儿啥好了。 且先不管你父母赚多少钱一个月,赚多少都是他们辛苦付出的回报。从你刚出生的那天起,你的吃喝拉sa他们全都包下了,因为那时你还未成年,没有能力自食其力,父母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义务有责任把你养大成人。 一转眼你都大二了,是个具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合法公民了。而你的父母,在陪伴你一潞成长过程中,从风华正茂,到现如今的两鬓微霜,在你上大学后,好不容易喘口气儿,你不说可怜可怜你那年近半百的双亲,还好意思张嘴一下子就要2000一个月的生话费,你的脸不红吗? 确实,你爸妈拿这点钱出来绝不费力,既使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也不至于为你这是生活费发愁的。可生话是这样简单的加减法吗?你是富二代还是官二代还是星二代,告诉你,孩子,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家庭中生长的孩子,你凭啥花钱那么仗义,要同那些特殊家庭的同学比? 你是想着一时花钱痛快了,可你爸你妈现在却在考虑为你成家立业买房正节衣缩食努力攒钱呢。你一个眼看二十岁的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凭著你聪明的头脑和大把空闲的时间,干点啥不能把这2000生活费赚来呢?拍点vlog发西瓜视频上,搞搞直播带货,再不就像我似的在头条号上码码字儿,不都是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吗?既搞了创收,又丰富了人生阅历,这对大学毕业后的求职都是个加分项,你何乐而不为呢? 凭自己努力赚来的饭吃起来多香,干嘛非得热衷于做那个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伸手大将军”呢? 不过说了一溜十三遭儿,如果你真没那本事养活自己,你爸你妈也不能眼㬹睁地看着挨饿不是? 大二的男生,每个月向父母要2000元的生活费。 这个过分还是不过分。 如果你在大城市生活,学校花销比较多,必须的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将近2000来元,那你要2000元是可以的。 如果家里的经济状况比较好,父母每月可以提供给你5000元甚至10万元的生活费,你只有2000元,那说明你是很有良知的一个人,很能体谅父母的一个人,你做得非常好。 如果父母挣钱非常不容易,每个月苦苦挣扎,无论如何也给你无法提供2000来元的生活费,而你在学校每个月的学习和生活必要的费用不到2000元,你每个月还要2000元的费用,那你就做得过分了,肯定会心里面不安宁的。 这个世界上的好多事情,如果只根据现有的一些因素来看,往往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我不知道您的家庭情况如何,也不知道您的学习生活消费如何。 在我们国家从法律上来说,18岁孩子们就独立了,实际上从家庭和孩子们的成长真实情况来看,18岁经济无法独立,孩子们上大学的费用从取得学士学位的取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基本上都是依靠父母来给提供学费的。 希望我的回答给您能有一些参考意义,祝愿您能够好好的用父母给你的这一笔钱,不给家庭造成压力,让自己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拥有获取生活幸福的能力。 1500元应该夠了。 大学生每月向家里要2000元生活费,是有点过分了! 学生应以学业为重。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因要面子、追名牌,乱花父母的血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父母一个月才能挣多少钱呢? 2010年我们农村出来的女孩子,上大学一个月生活费300—500元不等,如有特殊情况,生活费不够,自己会选择去做兼职。虽然10年过去了,物价是提高了些,但父母的薪资待遇却没有高多少。一个大男生,每个月向父母伸手要2000元生活费,确实有点过分,他没想过父母一个工资才有多少吗? 在大学一个月1000元生活费,基本是够的,当然要看你怎么花了?如果你顿顿大鱼大肉,胡吃海喝,没有计划的消费,1000块生活费一天就被花完了。 所以,大学生应以学业为主,生活上要勤俭节约,体谅父母挣钱的辛苦,不和别人攀比,因为我们家里有再多的钱,都是父母挣的,和我们无关。 现在普通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是多少?很多家庭一个月的收入都没有2000哦,当然你家里条件可能还是不错的。父母愿意就行,如果他们觉得没必要,你们家也不是那么富裕的家庭,这样对你父母就是一个压力。大二,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靠自己来做些校外兼职,大学学习安排没那么紧张,当然也不要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很多大学生都可以兼顾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