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酒泉市
-
甘肃:挖潜税收大数据 搭建企业供需桥
新华社兰州8月14日电 题:甘肃:挖潜税收大数据 搭建企业供需桥 新华社记者李杰 在酒泉市鼎昌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人们正顶着骄阳,赶制铝塑外窗。“复工到现在,我们4个月就完成了今年任务的60%。”公司负责人李东伟说,“现在正值行业旺季,订单特别多。” 这家公司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是典型的来料销售及再加工企业。今年4月复工后,原材料供应渠道受阻,一度卡住了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李东伟说,建材加工企业订货周期及安装等待期都很长,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当时很难提供原材料,连去年近40吨的订单都没办法如期交货。 李东伟算了一笔账,企业正常生产,年利润才40多万元,可每个月员工工资等各项成本就近10万元。“不恢复正常生产,企业很快就垮了。”他说。 在李东伟焦头烂额四处联系供应商时,国家税务总局酒泉市肃州区税务局纳税服务股股长马淑欣给企业送来了“福利”——6家甘肃省本地生产铝材料公司的名单。 原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利用增值税发票大数据开发了“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便利企业实现购产销对接。甘肃省税务局积极利用该系统,查询复工复产困难企业物资紧缺情况,帮助企业精准对接供需合作,助力复工复产。 马淑欣正是根据辖区近3万户纳税人增值税发票信息,梳理出372户涉及来料加工及销售的企业。她逐一打电话对接,了解到鼎昌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原材料短缺。马淑欣按照就近原则,利用税收大数据,为这家企业匹配到6个潜在合作对象,迅速送到企业手中。 这份名单帮助李东伟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和供货渠道。“材料供应上了,就能迅速止损保本,企业就更有干劲了。”他说。 “税收大数据助力企业供需对接,充分发挥了税收数据的潜力,同时也是税务服务的延伸和深化。”酒泉市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局副局长王凌博说。 据了解,截至7月底,甘肃省各级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牵线搭桥”,已向293户企业推送了上下游紧缺物资匹配信息3190条,成功助力91户企业重新匹配到供货商或采购商,签订供销合同金额达1.70亿元,有效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打通产业链“微循环”。 原标题:甘肃:挖潜税收大数据 搭建企业供需桥 值班主任:高原
-
今年首场大范围风沙袭甘肃 多地气温骤降暂别“春光”
中新网兰州2月14日电 (记者 冯志军)2月13日以来,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入侵东西蜿蜒约1600公里的甘肃,致使该省多地出现强降温及大风沙尘天气。受此影响,该省大部气温下降6℃至8℃,部分地方降温幅度达8℃至10℃。 自农历新年以来,甘肃持续多日气温渐升的明媚“春光”被迫退场,各地民众重拾厚实衣物应对“返冬”寒流。13日下午,受黄河上游扬沙天气影响,兰州大部分地区出现输入性沙尘,各地能见度相继转差,出现了不同程度浮尘天气,持续多日十余摄氏度的最高气温亦出现“跳水”,并直逼冰点。 图为2月14日上午,甘肃省酒泉市境内的高速公路。富锐 摄 甘肃省气象局14日启动寒潮气象灾害四级应急响应,以应对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兰州中心气象台当日上午发布大风蓝色预警称:未来24小时,甘肃境内白银、平凉、庆阳等市有4至5级西北风,局部地方阵风可达6至7级;酒泉市中西部和甘南州有5至6级风,阵风可达7至8级;酒泉、兰州、白银、平凉、庆阳等市局部地方有沙尘。 记者14日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获悉,13日中午时分,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金昌、武威出现沙尘天气,环境空气质量转差为中度污染。随后又影响至白银、兰州,并逐渐影响临夏、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导致以上城市部分时段环境空气质量达到重度至严重污染,日环境空气质量为轻到中度污染。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预警信息称,此次降温幅度大、覆盖范围广,可能对正值春耕春播时期的甘肃“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造成不利影响,提醒民众做好日光温室、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保温抗寒工作。 有医护人员建议,当下正是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强降温可能诱发基础疾病。易感人群应加强防护,如居家通风时注意保暖,同时保证规律的生活作息、尽量少去公共场合,保持身体健康。(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