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夜蛾
-
卷土重来!草地贪夜蛾入侵 影响哪些省份?用什么药最有效?
今天(3月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情况。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草地贪夜蛾确实已入侵我国。草地贪夜蛾原发于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去年首次入侵我国,发生区域主要在西南和华南,见虫面积1600万亩左右,经过全力防控,危害区域控制在云南广西等局部地区,实际危害面积240万亩左右,虫害地区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专家分析,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西南华南适宜生存,它成为又一个北迁南回终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据监测,今年草地贪夜蛾基数大,北迁时间提早,预计是一个重发生态势。 农业农村部按照早谋划、早监测、早准备、早防止的思路,已经采取系列措施。 草地贪夜蛾在 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冬玉米种植区都有发生,云南、海南、广东等省发生普遍,部分地区虫量较高。 云南和四川冬小麦、广东和广西甘蔗田个别县见虫。 初步统计, 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6省(区)113个县(市、区)查见幼虫,当前发生面积近50万亩,累计发生面积60.8万亩,玉米和小麦分别发生58.9万亩和1.9万亩,累计防治面积170.4万亩。 发展趋势 从目前虫情看,华南和西南地区草地贪夜蛾已度过最冷时段,目前虫源地即为周年发生区,春季可为南方省份直接提供有效虫源。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其发育速率将加快,种群数量进入加倍繁殖阶段,且华南和西南大部2月份降水偏多,对草地贪夜蛾发生有利。因此, 南方省份应及时布设性诱和灯诱设备,及时了解周边区域发生动态,增加田间普查频次,准确发布预报,指导开展早期防控。 什么是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俗称秋粘虫,是杂食性害虫,是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 该蛾孵化的幼虫喜食玉米、甘蔗、高粱、马铃薯等80多种植物,致其受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造成绝收。 草地贪夜蛾尤其是玉米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严重危害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实际上,草地贪夜蛾繁殖能力远超当前玉米的头号害虫玉米螟,成蛾每晚可飞行100公里,且具备繁殖倍数高、孵化的幼虫暴食危害重等特点,防治压力巨大。 2019中国见虫面积超1500万亩 2018年以来,草地贪夜蛾在亚洲逐年向北、向南扩展,发生程度越来越重,已扩散至亚洲16个国家。 2019年1月,云南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5月开始快速传播蔓延,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有25个省份发现草地贪夜蛾,见虫面积1500多万亩,实际危害面积246万亩。西南、华南地区呈片状发生,江淮、黄淮海、西北地区点状见虫,东北地区没有见虫。 2019年,草地贪夜蛾主要危害的作物为玉米,此外在小麦等其他17种作物和5种杂草上也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危害的迹象。 幼虫危害作物。图片来源:昆明日报。 2020草地贪夜蛾可能全面爆发 “2019年的草地贪夜蛾只是一些试探性进攻,2020年将可能是全面爆发的一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2019年年末接受采访时表示,2020年“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昆虫研究室主任王振营表示:“2020年,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可能要比2019年更复杂。2020年,境外虫源的持续迁入和本地虫源的生长,会导致种群数量远远超过2019年北迁虫源。此外,2020年春季向长江流域迁飞的时间会比2019年提前一个月左右,相应的,它蔓延到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迁飞的时间也会早,此时正是黄淮海夏玉米的苗期、北方春玉米的新叶期,因此造成的危害肯定会比2019年更大。” 附:农业农村部推荐用药名单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杨普云提出,南方地区重点是“治”,北方地区重点是“防”,不出现玉米大面积连片成灾毁种,确保粮食安全和农药减量控害。 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应急用药产品范围,本着防控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原则,专家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提出了25种应急使用的农药产品。《通知》明确,根据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控实际需要,暂定应急用药时间至2020年12月31日。 原标题:农业农村部:草地贪夜蛾已入侵我国,预计是一个重发生态势 值班主任:颜甲
-
注意防范!草地贪夜蛾入侵 专家分析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和华南适宜生存
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草地贪夜蛾确实已经入侵我国。 草地贪夜蛾原发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去年首次入侵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南和华南,经全力防控,实际危害面积在240万亩左右,虫害地区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专家分析认为,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和华南适宜生存,它成为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据监测,今年草地贪夜蛾基数大,北迁时间要提早,预计是一个重发生的态势。 延伸阅读: 治蝗工作组考察巴基斯坦后判断,沙漠蝗虫迁徙到中国可能性很小 近日,来自中国的蝗灾防治工作组,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克卡的蝗灾区考察。 专家表示,目前蝗虫的密度仍比较大,且正进入交配繁殖阶段,蝗灾比预想得要严重。当地植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如果蝗虫顺利完成繁殖,幼虫将带来更大灾害——它们无法飞行,将留在农作物附近啃食,几天内就能吃光一片地。 另外,工作组认为,巴基斯坦的沙漠蝗灾较为严重,但飞到我国的可能性很小。巴基斯坦的蝗灾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沙漠地区,我国没有适合的自然环境。从历史记录看,中国也没有沙漠蝗成灾记录。 其实,早在蝗灾初期,不少农业专家就曾表示蝗灾进入中国可能性很小。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表示,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边境接壤区域为沙漠蝗扩散区,由于环境、气候、食物的局限,目前来看,对我国境内农业生产威胁不大,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极小。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我国史料中尚未发生沙漠蝗危害记载,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随季风可能有少量迁入我国,但危害的概率很小。 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院士表示,中国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上世纪初,有科学家报道在我国云南发现有沙漠蝗,但未被之后的科学家所证实。因此,沙漠蝗不会对我国形成严重威胁。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网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环球网 中国科学报 澎湃新闻 原标题:草地贪夜蛾已经入侵中国,实际危害面积在240万亩左右 值班主任:李欢
-
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 草地贪夜蛾是什么?预测今年基数大
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草地贪夜蛾确实已经入侵我国。草地贪夜蛾原发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去年首次入侵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南和华南,经全力防控,实际危害面积在240万亩左右,虫害地区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专家分析认为,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和华南适宜生存,它成为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据监测,今年草地贪夜蛾基数大,北迁时间要提早,预计是一个重发生的态势。 原标题:农业农村部:草地贪夜蛾已经入侵我国 值班主任:田艳敏
-
严重吗?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 草地贪夜蛾入侵哪几个省份
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草地贪夜蛾确实已经入侵我国。草地贪夜蛾原发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去年首次入侵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南和华南,经全力防控,实际危害面积在240万亩左右,虫害地区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专家分析认为,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和华南适宜生存,它成为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据监测,今年草地贪夜蛾基数大,北迁时间要提早,预计是一个重发生的态势。 原标题:农业农村部:草地贪夜蛾已经入侵我国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