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食堂厨师唱歌走红背后的真相
-
大学食堂厨师唱歌走红发生什么事了?大学食堂厨师唱歌走红背后的真相
日本大学食堂都有哪些菜? 在日本,很多大学食堂都是对外开放的,因此起到宣传作用。优质食堂是吸引生源的重要手段,所以日本大学的食堂食物营养可口,很多大学还极具特色的美食和服务。 文/穆昱 食堂可以说是大部分大学生每天必去的地方,然而对很多中国大学生来说,去食堂吃饭更多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与享用美食无关。相比之下,日本的大学食堂环境优越,食物营养可口,很多大学还极具特色的美食和服务。 对日本很多大学来说,优质的食堂是吸引生源的重要手段。在日本,很多大学食堂都是对外开放的,因此起到宣传作用”,影响考生和家长对大学的印象和判断。因此,日本很多大学食堂都在营养搭配、饭菜口味以及就餐环境和服务等方面不断改进。以下内容介绍了日本部分有特色的大学食堂的情况: 东洋大学:2013年日本大学食堂评选第一名获得者,除了日本料理,还设有6个特色窗口供应正宗的印度菜、意大利菜等。 东洋大学白山校区地下食堂的招牌菜烤馕配咖喱” 在早稻田大学学食研究会进行的2013年日本大学食堂的评选中,东洋大学的白山校区6号馆地下学生食堂被评选为第一名。食堂内有1300个座位,除了设有以日本各地时令食材为卖点的日式料理窗口,还有其它6个特色窗口供应印度菜、意大利菜、西餐等,每个窗口独立运营并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更换菜品,绝大部分菜品的的价格在500日元(约合人民币30元)左右。东洋大学还应学生要求,推出了针对女生的小份菜。 神奈川大学:使用本地当季食材,套餐菜单每日。除此之外还精选原料制作招牌甜品如神大冰淇淋”和马卡龙等。 神奈川大学横浜校区的猪肉卷心菜盖浇饭” 神奈川大学横浜校区的学生食堂使用本地区当季的农家蔬菜,每日套餐菜单。例如每年10月至12月就采用当地的卷心菜制作猪肉卷心菜盖浇饭”、猪肋卷心菜盐卤盖浇饭”等菜品。这些菜品营养美味很受欢迎,据统计,在此期间食堂每天要用掉30公斤的卷心菜。此外,食堂还精选原料制作招牌甜品如神大冰淇淋”和马卡龙等。 立命馆大学:推出100日元廉价早餐”帮助学生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并举办食谱竞赛,由学生教育家长后援会”等评选菜单;此外还设有针对运动员选手的运动员套餐”。 立命馆大学推出的100日元廉价早餐 立命馆大学虽然是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对待学生就餐的问题却与大多数公立大学一样,尽可能追求物美价廉。为了帮助生活不规律的大学生们养成按时吃早餐的良好习惯,立命馆大学从2013年10月21日起在滋贺县草津市的校区内实验性地出售价格仅为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元)的早餐套餐。 该套餐每天从早上8点15分开始限定出售25分钟,包括米饭、味增汤以及3种小菜。这样的套餐原本售价应为260日元,但在由学生家长组成的学生教育家长后援会”的援助下实现了降价。 100日元廉价早餐”一经推出就被评为比一罐咖啡还便宜”的套餐,收到良好评价,学校也计划进行进一步推广。2014年6月29日,立命馆大学还举办了100日元廉价早餐”的食谱竞赛,向大一新生普及吃早餐的重要性。比赛由学生教育家长后援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的教授等担任评委,在参赛的70份食谱中,12份作品”最终入围。 立命馆大学的运动员套餐” 为了让体育会运动部的选手们保持更好的身体状态,立命馆大学本部的学生食堂推出了运动员套餐”,早餐和晚餐的价格都为750日元(约合人民币45元)。营养师根据运动员的体形、在赛场上的位置、受伤情况、疲劳程度等因素来制作适合他们的个性化”食物。 京都大学:设有光棍席”,在六人桌上设有挡板,避免面对面就餐的陌生人之间的尴尬,满足部分学生只想安静自在地吃顿饭”的需求。 京都大学的光棍席” 大学食堂不仅是就餐场所,对很多人来说还是聚会社交的好去处,但是有些时候也有学生想要一个人不受打扰地吃饭。在2012年4月,京都大学的中央食堂在进行维修改装时增设了10台光棍席”,满足了这一特定的需求。光棍席”在普通的六人餐桌上增加了高约50厘米的挡板,使学生在就餐时避开了对桌陌生人的视线,可以更加自在地就餐,同时也避免出现一个人就餐霸占”整张餐桌的尴尬和孤独感”。 【看完,如果认为有价值,动动手指点并传播,就是最好的支持与肯定】 各个大学“明争暗斗”的另一个战场!食堂 食堂,是学生们“三点一线”式常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一点。 一个即将毕业的女同学晒出自己大学四年以来拍过的食堂饭菜,称不上精致,却足够温馨。 这些简单的家常便饭也引起许多网友对学校食堂满满的追忆,许多人都说毕业后再也吃不到食堂的味道了,尽管上学的时候对它诸多嫌弃。可真要离开了,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会回味那简简单单的菜品,想念食堂大妈们手抖时多出来的那一勺肉。 说到高校食堂,其实,这里也是各个大学“明争暗斗”的另一个战场。在这里,不看科研指标,不看paper数量。大家公平竞争,仅以味道一决高下。有的靠那么几个“特色菜”荣升“吃饭大学”,有的靠“味道奇特”另类出圈。但大多都逃不过“真香定律”:食堂永远是别人家的好。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美食大学”? 学姐根据“2018年度高校食堂TOP50”榜单做了个小整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几所高校食堂,品鉴几款招牌美食,相信在观摩了这场充满烟火气的争霸赛后,你一定能找出心中的冠军。 中国农业大学 关于吃,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农业大学食堂向来有“京城第一高校食堂”的美称,菜品不仅种类多,色香味俱全,荤素也搭配得十分健康营养,惊艳味蕾。 自助选餐是它的一大特色,学生可以根据口味喜好,任意选择菜品,每一份菜和主食都定量,避免了打饭阿姨“凭心情打菜”导致的就餐体验差等问题。 公主楼二层整个餐厅都是自助空间,一边是开放式自取柜台,一边是现做窗口,炒菜、面饼、烤串、水果、饮料,那是应有尽有。 那边还有烤鸭、牛排、饺子,真是无所不能。 是的你没看错,还有十几种点心。 种类繁多不说,样式还很齐全,也难怪被称为“京城第一”。但你以为这就是全部?NONONO,这只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基本操作罢了。 据说,在中国农业大学各个食堂,大厨们偶尔还会联合起来举办个土豆料理大会,让你一次尝到50种用土豆制作的菜式;或者时不时举办个牛肉羊肉文化节,请同学们免费吃肉。 用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的一句来说就是:在这里关于吃,一切皆有可能。据说一位同学想吃松鼠鳜鱼就给校长信箱留言,几天后就这道菜就在某窗口供应了,是不是很幸福? 一份8元的松鼠鳜鱼 如此大牌的菜品都能在几天之内位列食堂菜谱,农大食堂的实力果然不容小觑。 而且,作为一所农业院校,听说学校还会定时推出时令和节气食物。比如粽子,乌稔饭,菠萝饭,青团…..。并且经常会有学校营养专家配方的东西,比如好几种口味,不同功能的豆乳,分别可以养发益智护肤养颜……。除此之外,还有农学院的新科研产品也会偶尔推出。 真的好吃的太多了! 华中科技大学 先看攻略再吃饭 让华科大威震四方的,除了科技大佬校友,还有食堂的数量。 网上曾盛传过这样一个段子:“在华中科技大学,不管别人有什么,我们都回答:“我们学校有35个食堂。” 这所低调的“南方小清华”,在食堂数量上一点都不谦虚,35个饭堂,吃上一个月都不重样。 西一、西二、东一、东三、学一、学二、百惠、百品、百味、百盛园、西园、西华、东四、东园、东篱、东教工……每一年都有大学新生,在找饭堂的路上怀疑过人生。 学生学长们看不过眼,纷纷出手相助。 于是,华科大有了自己的吃货地图: 还有了自己的食堂攻略: 理工生的严谨除了用在学术,也用在了吃上。 口碑最好是西一,就餐环境看百景,韵苑过早花样多,要吃自助去东一,女生爱往喻园跑……每个饭堂的杀手锏,在华科大人的心中被区分得明明白白。 没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 汤汁饱满,馅料十足,浑浑圆的肉馅咬第一口就能看见。由于味道鲜美。价格实惠,喻园食堂的汤包到现在还是每人限购两笼。 早上起来,在集贤楼来份热干面+豆浆的早餐标配已成为华中大学子最为熟悉的味道,最主要的是,价格只要2元一份。可以说性价比极高。 除此之外,夏天还会有西瓜凉粉,龟苓膏,以及凉菜等等。 在这里,只要你够耐心,或许还能吃到张小龙、罗振宇、姚欣……同款。 从华科大走出的科技大佬们。 被35个饭堂带大的学子,每年都有1/3留在了武汉,成为光谷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清华大学 忘不了的“一块八”酸奶 听说在清华园里生活的学子,每天大概率都会经历2~3次这样的心理斗争 这都是清华食堂数量带来的小烦恼,不过,除了量以外,首先吸引学生的还要属其食堂的名字:紫荆园、桃李园、清芬园、丁香园、听涛园、闻馨园、观畴园、近春园、荷园、芝兰园、玉树园…… 咱们中午去清芬园吃饭吧好不好? 晚上约紫荆园怎么样? 听说桃李园又出新品了,去尝尝? 忽然觉得,好像去食堂随意吃个便饭也很有雅兴呢。而且,其各个食堂菜系迥异,甚至同一食堂,同一楼层的同一窗口每天都能吃出新花样。 早上,可以来一碗汤鲜馅美的馄饨,皮薄又多,一口一个很不错。 中午,吃一份丁香园的河南烩面,羊汤味道浓郁,面也爽滑筋道。 美食虽多,不过呢,在清华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不论是期末考结束,好友相聚,拿到offer,还是爱情走到尽头,都可以来一顿麻辣香锅。如果一顿不够,那就两顿。 可见治愈又开怀的麻辣香锅在清华食堂众多美食中是有特殊意义的那个。 或许,它的百变能符合此时此刻的心情,从而具有食在心间的贴合感。要多少荤,来什么素,微辣,中辣,少麻少辣,多麻多辣,不麻不辣,都可以选择。葱、姜、蒜、花椒、豆瓣……香料那么多,大厨经验足,15块钱就能吃到爽,真的不准你不喜欢。 如果两顿香锅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一定是因为你忘记了它——清华牌酸奶。 在清华,这个学校自制的酸奶早已是大家的下饭标配。 据一位被采访的清华学子说"一块八一袋,一喝就喝了四年,每顿的酸奶都是必不可少的,也算是我对学校一种比较深的记忆吧。 这个只有在学校食堂才卖的酸奶,是无数清华学子毕业后也会想念的味道。 2018年,酸奶换了新的包装 清华曾经的十五食堂如今是豆制品和乳制品生产车间,酸奶就从这里走向整个校园。清华大学饮食中心2014年的统计显示,自制酸奶的总销量超过食堂各类饮品总销量的70%。印着“产址:清华大学校内”的酸奶,早已成为清华学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为真爱做一组周边真没啥大不了的 在清华,吃饭的时候来个一块八的酸奶。就一个词“地道”。 北京语言大学 不出校门吃遍全世界 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北语的留学生数量碾压北大清华,全国第一。 走在校园里,就像走进了联合国总部。 万国旗是北语活动的风向标,一旦插上,必有大事发生。 俗话说“不到北京不知官小”,那么到了北语,这个“小”会被放大N倍。 联合国副秘书长、埃塞俄比亚总统、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都是来自北语,“小联合国”的名声一点都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