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使馆
-
加拿大暂时关闭驻委使馆 美要加方促马杜罗下台
加拿大外交部长克里斯蒂娅-弗里兰2日声明,鉴于委内瑞拉政府拒绝延长加拿大驻委外交人员的签证,加拿大驻委大使馆即日起暂时关闭。 弗里兰指认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领导的政府拒绝继续承认加方使馆人员的外交官身份。她说,加方外交官的签证将在本月底到期,加方”别无选择”,只能临时关闭驻委大使馆,这一决定”即刻生效”。 弗里兰说,加方正在评估马杜罗政府派驻加拿大外交官的地位。言下之意,加方可能针锋相对。 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上月30日访问加拿大,要求加方为促使马杜罗下台出力,帮忙遏制古巴对委内瑞拉局势的影响力。 弗里兰定于3日在美国纽约参加”利马集团”会议。”利马集团”由13个拉丁美洲国家和加拿大2017年在秘鲁首都利马创建,多数成员主张马杜罗下台,承认委内瑞拉反对派要员、国民议会主席胡安-瓜伊多为”临时总统”,但反对武力干涉委内瑞拉,希望和平化解委内瑞拉政治危机。 马杜罗去年5月赢得连任,今年1月开始第二届任期。瓜伊多不予承认,1月23日自行宣布就任”临时总统”,得到美国、加拿大、欧洲和一些拉美国家承认。美国政府随后对委内瑞拉政府机构、官员和一些国有企业追加制裁。 加拿大通讯社报道,加拿大驻哥伦比亚大使馆将向在委内瑞拉的加拿大公民提供领事服务。另外,加拿大政府近几个月建议加拿大公民避免前往委内瑞拉。(王逸君)【新华社微特稿】
-
斯里兰卡爆炸事件最后一名失联中国公民确认遇难
经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与斯里兰卡有关部门全力排查和搜寻,斯里兰卡”4-21″爆炸事件中最后一名失联中国公民已经找到,并经亲属确认已经遇难。驻斯里兰卡使馆将全力协助所有遇难人员亲属处理好善后事宜。(央视记者 高瞻)
-
庇护被撤销阿桑奇反抗美国引渡 英国政府左右为难
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寻求庇护7年之久的阿桑奇在厄方撤销庇护之后被英国警方逮捕。英国也随之陷入了一个新的困局,即将阿桑奇引渡给谁。 5月2日,现年47岁的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将在英国出庭接受引渡听证。在美国已提出引渡要求且瑞典检方将重启对阿桑奇调查的情况下,他会被引渡至哪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近日,阿桑奇通过律师珍妮弗-鲁滨逊之口对外界宣称,将对美国的引渡反抗到底。 舆论分析认为,阿桑奇最终被引渡的过程预计将耗时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撤销庇护说法不一 4月11日,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寻求庇护7年之久的阿桑奇在厄方撤销庇护之后被英国警方逮捕。厄方为何此时决定将他交出去,各方说法不一。 据报道,在这7年里,厄瓜多尔政府和阿桑奇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敌对”。厄瓜多尔外长瓦伦西亚在谈到撤销对阿桑奇的庇护时称,厄瓜多尔别无选择,只能结束庇护。他还列举了阿桑奇的9大罪状。 瓦伦西亚称,阿桑奇”无数次干涉他国政治的行为”使厄瓜多尔和这些国家的关系处于危险中;阿桑奇的行为粗鲁,包括在狭小的使馆楼内踩滑板车和踢足球、谩骂威胁大使馆工作人员,甚至与安保人员打架;阿桑奇及其律师对厄瓜多尔提出了”侮辱性威胁”,指责厄瓜多尔官员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阿桑奇”还一直指责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代表美国对他展开间谍活动并拍照”。 瓦伦西亚称,阿桑奇对厄瓜多尔多年的庇护不仅没有感激之情,反而不断批评厄瓜多尔现政府;阿桑奇的健康状态不断恶化也是厄瓜多尔担心的一个主要问题,他在大使馆内并没有条件得到及时、妥善的治疗。 瓦伦西亚称,厄瓜多尔不能向逃避司法的人提供庇护,而在撤销庇护时,也不存在针对阿桑奇的引渡请求。瓦伦西亚最后还指出,阿桑奇获得厄瓜多尔公民身份的方式存在”多重矛盾”,而且他在使馆逗留的成本也非常高。他说,”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厄瓜多尔为这位客人的安保费用支出超过了580万美元,他的医疗费、食品和洗衣费也达到约40万美元。” 4月14日,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再为撤销对阿桑奇的政治庇护辩护。莫雷诺称,阿桑奇试图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内设立”间谍中心”,而厄瓜多尔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他还认定,这是根据国际法作出的决定,而非草率之举。 不过,厄瓜多尔前外长纪尧姆-隆对厄瓜多尔撤销庇护的原因与现政府官员看法不同。他认为,现政府此举主要有以下两点考虑。 其一是莫雷诺总统自上台以来就致力于”向美靠拢”,在西半球的所有问题上都对特朗普政府表示支持。同时,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厄瓜多尔提供42亿美元的贷款时提出了撤销庇护阿桑奇的要求,而美国在该组织拥有一票否决权。 其二是维基解密披露了与莫雷诺总统海外银行账户相关的调查,这也被纪尧姆-隆认为是厄瓜多尔现政府撤销庇护的原因之一。莫雷诺在厄瓜多尔国内面临着严峻的贪腐指控,被指有两个与他有关的海外银行账户。莫雷诺的兄弟直接对这些账户拥有控制权,并用这些钱进行海外私人采购等。维基解密披露了这一调查,”这令莫雷诺非常生气。几天后,阿桑奇就被交到了英国政府手中”。 美曾作出口头承诺 另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厄瓜多尔在作出撤销庇护决定之前,就已经得到了美国不对阿桑奇判处死刑的”口头承诺”。 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称,厄瓜多尔早就对阿桑奇不耐烦了,认为”他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有消息称,早在2018年3月7日,厄瓜多尔就向英国提出请求,要求后者以书面形式承诺不将阿桑奇引渡到有死刑判决的国家。 根据美国和厄瓜多尔官员的说法,厄瓜多尔6个月后通过该国驻德国大使达尔茂直接与美国开始了接触。达尔茂在柏林与美国驻德国大使格雷内尔私下举行了”紧急会面”。格雷内尔被认为是特朗普总统在欧洲最亲密的使节之一。 美国官员称,达尔茂当时透露,厄瓜多尔每月花在阿桑奇身上的钱达3万至3.5万美元,主要用于额外的安全保障等。同时,阿桑奇还占用了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的许多空间,使得新增馆员不得不另外租用办公场所。 美国官员称,由于厄瓜多尔强烈反对死刑,因此,达尔茂在与格雷内尔的一次会面中也直言不讳地询问美国是否可以承诺不对阿桑奇判处死刑。 格雷内尔随后与美国司法部取得联系。根据美国高级官员的说法,美国时任司法部副部长罗森斯坦对此作出了肯定答复。格雷内尔遂向厄瓜多尔作出了承诺。不过,根据厄瓜多尔官员的消息,美国与厄瓜多尔之间的协议只是”口头协议”。 美国国务院对有关说法拒绝置评。美国司法部官员也没有证实美国同意撤销某项判决,但明确表示,美国对阿桑奇的指控并不代表死罪,最高可判5年刑期。 美国司法部官员还指出,从提出引渡请求起的60天内,美国司法部可以增加任何指控,也不会对未来的指控发表评论。 据报道,美国联邦罪行中只有41种可以判处死刑,几乎都与谋杀或其他犯罪及活动导致的死亡有关。但是,叛国和间谍罪是两个例外。 报道称,目前还不清楚美国是否会对阿桑奇提出从事间谍活动的指控。 英国政府左右为难 在英国警方从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中”拖出”了阿桑奇之后,英国也随之陷入了一个新的困局,即将阿桑奇引渡给谁? 根据报道,美国已向英国提出了引渡的要求。美国司法部4月11日宣布将对阿桑奇提起诉讼,指控其曾在2010年协助美国陆军前情报分析员切尔西-曼宁破解一道储存在美国国防部电脑上的密码,以获取美国政府的秘密信息。如果这项罪名成立,阿桑奇将面临最高5年监禁。 英国工党党魁科尔宾4月13日指出,英国不应将阿桑奇引渡至美国。英国工党内政事务发言人戴安娜-阿博特也说,美国提出引渡的请求是源于与阿桑奇泄露美国军方行动相关的罪行,”这种引渡不正确,所以我们反对。” 阿博特强调,阿桑奇违反英方的保释规定以及瑞典检方可能重新对他发起调查,”这两件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012年,英国最高法院裁定将阿桑奇引渡至瑞典,以接受其被控强奸和性侵犯的审判。但在保释期间,阿桑奇潜逃入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寻求庇护,直至4月11日厄瓜多尔撤销庇护才被英国警方逮捕。 2017年5月,瑞典检方曾宣布终止对阿桑奇强奸罪指控的调查。不过,先前指认阿桑奇强奸的两名女子之一此前经由律师宣称,她已经向瑞典检方申请重新启动对阿桑奇的调查。这一申请的时限为2020年8月底。根据瑞典法律,如果阿桑奇在这一日期以前归案,调查可以重启。目前,瑞典正考虑是否重启对阿桑奇的调查。 英国倾向于将阿桑奇引渡至瑞典。超过70名英国议员已联名致函英国内政大臣,督促其必须保证阿桑奇在瑞典接受审判。根据英国法律,如果两个国家同时向英国申请引渡同一人,将由内政大臣作出最终决定。 同时,阿桑奇的生父希普顿也向澳大利亚政府发出呼吁,要求将阿桑奇引渡回自己的祖国。希普顿表示,阿桑奇事件可以有使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阿桑奇住在厄瓜多尔大使馆这7年的每一个圣诞节,希普顿都会去探望儿子。 希普顿还表达了看到阿桑奇被从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押出时的震惊之情。他说,”我看到他们拽着他下楼梯,他看起来一点都不好。我已经74岁了,但我看起来状态都比他好,他才47岁。”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澳政府将为阿桑奇提供领事协助,但他不会得到任何”特殊待遇”。正面对新大选的各个政党的态度也不尽一致。澳反对党工党党魁肖顿称,阿桑奇其实”跟那些前往泰国旅行并向大使馆寻求帮助的背包客没什么两样”,但显然更受关注。而澳绿党党魁迪纳塔莱则称,无论外界对阿桑奇作何评价,原则都是很重要的,澳应向美陈述其主张。 引渡耗时或将更长 舆论认为,阿桑奇最终被引渡的过程将会非常艰难而漫长,预计将耗时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首先,英国引渡法的严格程序和阿桑奇的上诉权利,使他不会很快被引渡。从英国内政大臣对引渡要求进行确认,直至上诉到最高法院,引渡申请有6次可能被拒绝的机会。 目前,英国内政大臣已经确认,阿桑奇的情况符合引渡标准。这也意味着,阿桑奇在随后由地区法院直至最高法院的审理中还有5次机会。 其次,如果瑞典重启阿桑奇涉嫌强奸和性侵犯的调查,英国需要决定是先考虑美国还是瑞典的引渡请求。 英国妇女性暴力幸存者团体称,如果不能将阿桑奇引渡至瑞典受审,那就等于是”事实上认可了强奸文化”。她们督促英国内政部长优先考虑瑞典的强奸案,而不是美国的指控。 最后,阿桑奇将会抗争美国对其引渡要求。 阿桑奇的律师珍妮弗-鲁滨逊4月14日说,如果瑞典司法机构重新启动强奸指控调查,阿桑奇愿意配合,但对美国的引渡将反抗到底。 鲁滨逊称,阿桑奇”当然乐意回答”瑞典调查人员的问话,”关键问题是美国方面的引渡要求”。她说,阿桑奇从来不担心面对英国或瑞典方面的审判,”这件案子的关键在于,阿桑奇担心被引渡至美国并遭到不公正审判。” 鲁滨逊称,阿桑奇将寻求瑞典方面作出保证,不会把他引渡至美国。她说,他们在2010年也提出过同样的要求,而正是因为遭到拒绝,阿桑奇才选择了寻求庇护。如果阿桑奇被引渡至美国受审,那将开创一个记者因发布有关美国真实信息而获罪的”危险先例”。 鲁滨逊还指出,如果阿桑奇被美国引渡,将面临着酷刑,甚至有生命危险。 就此,瓦伦西亚近日曾向媒体解释称,英国在逮捕阿桑奇时提供了充分的正当程序保障,而他也不会被引渡到令其可能面临酷刑或死刑的国家。 不过,英国引渡问题律师本-凯斯认为,最可能的结果仍是阿桑奇会被引渡到美国。凯斯称,英国法院不会评估阿桑奇是否犯罪的相关证据,而是审理美国的指控在英国是否也是犯罪。 小资料 1971年,阿桑奇出生于澳大利亚汤斯维尔市。 2006年,阿桑奇创建了维基解密网站,有”黑客罗宾汉”之称。 2010年,维基解密公布了数十万份文件,包括美国政府关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机密文件,引起巨大轰动和争议。 2010年11月30日,在位于瑞典的国际公共检察官办公室要求之下,国际刑警组织以涉嫌性犯罪为由,对阿桑奇发出国际逮捕令。 2012年,英国最高法院裁定将阿桑奇引渡至瑞典,以接受被控强奸和性侵犯的审判。 2012年6月19日,阿桑奇向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 2012年8月16日,厄瓜多尔政府批准阿桑奇的政治庇护请求。阿桑奇在保释期间进入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 2017年5月,瑞典检方宣布终止对阿桑奇强奸罪指控的调查。 2019年4月11日,厄瓜多尔撤销庇护,阿桑奇被英国警方逮捕。 2019年5月2日,阿桑奇将在英国法庭出庭接受引渡听证。
-
朱利安·阿桑奇被捕之前,他自我隔离的 7 年是怎样的?
当伦敦警察把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强行拽到街上时,他满脸胡须、面容憔悴,拼命地拒捕。这一刻,也宣告了他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内长达 7 年的混乱生活的结束。在使馆内,这个自诩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政治难民和他的猫住在位于一个角落的小房间里。 现年 47 岁的阿桑奇长期以来以泄密斗士的形象示人。作为互联网组织”维基解密”(WikiLeaks)的创始人,他公布了美国政府通信的大量机密文件,还公开了被俄罗斯情报部门窃取的绝密邮件内容,企图破坏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的竞选。 上周四(当地时间 4 月 11 日)早上,阿桑奇因弃保潜逃刚被英国警方逮捕,又立即遭到了美国的指控,罪名是密谋入侵美国政府的一台电脑。 对于阿桑奇的支持者来说,他是个殉道者和言论自由的捍卫者。对于美国政府而言,他是个被社会抛弃的人和克林姆林宫的走狗。不过,对于他的命运,厄瓜多尔政府强硬的立场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阿桑奇已经变成了不受欢迎的房客。 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那间小小的红砖建筑内,他继续经营着维基解密,在阳台上对着数百名前来膜拜的仰慕者举行新闻发布会,在走廊玩滑板,招待各路访客。这些访客包括 Lady Gaga 和帕梅拉-安德森(Pamela Anderson),有传言说后者是他的情人,给他带来了纯素三明治。 周四当天,安德森在 Twitter 上连续发表推文,抨击此次逮捕是”卑劣的不公正行为”,并称英国和美国是”恶魔、骗子和小偷”。 2016 年,《纽约时报》采访过阿桑奇几次,这些采访构成了时报长期追踪阿桑奇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一部分内容。当时,阿桑奇否认自己与俄罗斯情报部门有任何关系,更强调美国民主党邮件泄露事件与该机构无关。他指出,希拉里和民主党人”掀起了针对俄罗斯的新麦卡锡主义的浪潮”。他说,没有”具体证据”显示维基解密公布的信息来自于情报部门,即使他在同一时间表示过他很乐意接收此类材料。 阿桑奇的住处很小,但他住在大使馆里,位于著名的奢侈享乐之地哈罗德(Harrods)百货公司附近;即便生活在这弹丸之地,他继续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愿望也从未减退过。 阿桑奇的办公室里有床、太阳灯、电话、电脑、小厨房、淋浴间、跑步机和书架。3 年前,一个熟悉这里设施的人把它称之为”一个仅有两名服务员的加油站”。 沃恩-史密斯(Vaughan Smith)是阿桑奇的长期支持者,曾帮他凑齐了保释金。史密斯称:”朱利安是个大个子,骨骼很大。他不仅仅是身体上占据了这个房间,还从精神上充实了它。” 史密斯补充道:”这是大使馆内的一处小房间,带个小阳台。空间狭窄,有点闷热,空气不怎么流通,很难为每个人提供访问的机会。” 但在这里,阿桑奇多年来被仰慕者和著名的猎奇者众星捧月,其中包括足球明星埃里克-坎通纳(Eric Cantona)和赞成英国退欧的电台节目主持人、前英国独立党领袖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 阿桑奇的一个朋友在周四指出,尽管如此,长期的隔离生活终于让他感到厌倦,尤其是在漫长而孤独的周末,他被困在空荡荡的大使馆内不能离开。 就连阿桑奇的朋友们也称他很难相处,说他非常自恋,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对个人清洁卫生等琐事没什么兴趣。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说,他变得非常沮丧,想着要不要干脆直接走出去。他与收留他的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甚至有些对立。 2014 年,时任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的胡安-法尔科尼-普伊赫(Juan Falconí Puig)给外交部写了一封信。《纽约时报》看到了这封信的副本。普伊赫提到,外交官们对阿桑奇在大使馆的所作所为越来越感到不满。 法尔科尼最关切的问题是,阿桑奇喜欢在大使馆内滑滑板,还喜欢跟来访者一起踢足球。法尔科尼说,他的滑板已经”弄坏了地板、墙壁和门”。 法尔科尼大使称,足球赛已经损坏了大使馆的设备。有一次,当一名保安阻止了比赛并拿走足球时,阿桑奇”气得浑身发抖,开始辱骂并推搡保安”。他拿回球后,”把球扔向了保安”。 这封信称,阿桑奇曾邀请一名电视台记者在大使馆采访他们,还带这名记者进入了大使馆禁止入内的区域。 根据这封信的内容,阿桑奇曾经使用过扩音器上的报警装置,”把警察引来”拍摄节目视频。 法尔科尼写道:”这种事情发生在三更半夜,显然是为了惹恼警方。” 信里说,还有一次,阿桑奇”猛敲大使馆控制室的门”,以”威胁的方式”要求其中的一名保安出来跟他讲话。 法尔科尼写道,保安们出来了,迎接他们的却是阿桑奇的骚扰:他对着他们大喊大叫,还猛推他们。 阿桑奇在大使馆里呆的时间够长:给予阿桑奇政治庇护的厄瓜多尔总统下台很久以后,阿桑奇依然留在大使馆内,这最终让厄瓜多尔不堪重负。2017 当选的厄瓜多尔总统莱宁-莫雷诺(Lenin Moreno)在 Twitter 和视频中解释了对其撤销政治庇护的决定。 莫雷诺称:”在朱利安-阿桑奇屡次违反国际公约和日常生活协议后,厄瓜多尔做出主权决定,撤销对他的政治庇护。” 他指责阿桑奇安装了禁止使用的”电子和干扰设备”,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查看了大使馆的安全文件,遮蔽了大使馆的安全摄像头,欺侮了包括保安在内的大使馆工作人员。 去年 3 月,厄瓜多尔政府切断了阿桑奇的互联网连接,称他已经违反了有关”停止评论或试图影响他国政治活动”的约定。 厄瓜多尔政府也对他的访客进行了限制,要求他自己打扫卫生间和照顾自己的猫。去年 10 月,阿桑奇起诉了厄瓜多尔政府,声称其侵犯了他的权利。 阿桑奇聘请了西班牙人权律师巴尔塔萨-加尔松(Baltasar Garzón),在厄瓜多尔法院对厄瓜多尔政府提起诉讼,称他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加尔松也向调解人权问题的国际机构美洲人权委员会(Inter-American Human Rights Commission)提起了第二份诉讼。 这两起诉讼都被官方驳回,进一步惹恼了莫雷诺政府。 上个月发生了与莫雷诺相关的文件泄密事件,厄瓜多尔政府把它归咎于维基解密,这在驱逐阿桑奇之前进一步激怒了政府官员。此次在厄瓜多尔流出的大量电子邮件、短信和照片被称之为”INA 文件”,文件名来自于与莫雷诺总统兄弟相关的公司。 这些泄露出的文件,首先发布在厄瓜多尔一个独立的新闻网站上,曝光了总统及其家人的奢侈生活,包括享用豪华晚宴、戴名贵手表和到世界各地旅行。 这些文件还包括了总统的妻子向她的朋友们发送的短信,内容涉及他们一家人到瑞士和纽约的旅行,还有莫雷诺的私密照片,其中一张是他在一家酒店床上吃龙虾的照片。尽管维基解密在其 Twitter 页面推广了这则报道,但却否认参与此次泄密。 几天后,莫雷诺称阿桑奇已经屡次违反了庇护条款,也不该”入侵私人账户和手机”。 莫雷诺在宣布撤销庇护的声明中称:”最终,两天前,与阿桑奇相关的组织维基解密威胁了厄瓜多尔政府。本人领导的政府无所畏惧,也不会屈服于威胁而不采取行动。” 莫雷诺提到的威胁,似乎是指维基解密试图公布阿桑奇在大使馆内被监视的规模。 维基解密的主编克里斯廷-赫拉凡松(Kristinn Hrafnsson)在上周的新闻发布会上谴责道:阿桑奇在使馆内一直遭到”大规模的监视”,厄瓜多尔只是把他引渡到美国阴谋的一部分而已。 赫拉凡松称:”我们已经查实,保安一直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以及他与来访者的每一次见面。我们也知道,大使馆内的访客记录和视频文件被要求交出。” 赫拉凡松补充道:”我们认为这些资料已经交给了美国特朗普政府。” 赫拉凡松还谴责:这些秘密监视是针对阿桑奇的 300 万欧元敲诈阴谋的一部分,其中涉及阿桑奇的性录像带。 英国警方于上周四逮捕了阿桑奇,罪名是根据瑞典的逮捕令在 2010 年首次逮捕后弃保潜逃。 瑞典人想要审问阿桑奇有关性行为不端和强奸的指控;2012 年 6 月,阿桑奇非常害怕被引渡到美国,还让他的支持者损失了保释金;其间,他成功进入到了厄瓜多尔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
-
当维基解密公开美军秘密文件之后:阿桑奇的9年“脱轨”人生
当地时间4月11日,英国警方进入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逮捕了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此前,厄瓜多尔已取消了对阿桑奇的外交庇护。 2010年,阿桑奇创建的维基解密公开了大量美国政府涉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让美国的外交形象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引发轰动和争议。同年8月,瑞典警方以性侵指控审问阿桑奇,11月,瑞典检方指控阿桑奇当年在瑞典逗留期间涉嫌性侵犯两名女子,对其发布国际逮捕令,当时身在英国的阿桑奇随后遭英方逮捕。 2012年6月,尚在保释期内的阿桑奇进入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寻求庇护。之后,他一直留在厄瓜多尔使馆内,直到今年4月11日被英国警方逮捕。 英国《卫报》对阿桑奇自2010年8月至2019年4月的人生轨迹的梳理,揭示了阿桑奇这9年来渡过了怎样的人生,而瑞典、英国、美国和厄瓜多尔各方围绕他又展开了哪些博弈? 2010 8月31日:瑞典警方就两项指控–分别为强奸和性骚扰–审问阿桑奇,阿桑奇对此予以否认。 11月18日:瑞典发布国际逮捕令,阿桑奇将因涉嫌强奸、性骚扰和非法胁迫而接受审讯。 12月7日:阿桑奇在伦敦向警方自首,并在听证会后被还押。 12月16日:阿桑奇在高等法院获得有条件保释,他的支持者为此支付了24万英镑保释金。 2011 11月2日:阿桑奇拒绝被引渡到瑞典的上诉遭英法院驳回,一名法官否认这会侵犯他的人权。 2012 6月19日:阿桑奇进入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请求政治庇护。伦敦警察厅证实,他将因违反保释条件而被捕。 8月16日:厄瓜多尔承诺给予阿桑奇政治庇护。 8月19日:阿桑奇现身厄瓜多尔大使馆阳台,呼吁美国政府”放弃对维基解密的政治迫害”。 12月20日:他再次表示,为避免被引渡到瑞典,谈判的大门仍然敞开着。 2013 6月13日:阿桑奇告诉记者,即使撤销对他的性侵指控,他也不会离开大使馆,因为他担心自己会被引渡到美国。 2014 7月16日:斯德哥尔摩一名法官维持对他的逮捕令,指控他涉嫌对两名妇女性犯罪,阿桑奇后上诉失败。 2015 3月13日:瑞典检察官请求在大使馆对他进行审讯。 8月13日:由于时间限制,其中一部分性犯罪指控的调查被撤销,但对涉嫌强奸的调查仍将继续进行。 8月16日:英国外交大臣雨果-斯怀尔表示,厄瓜多尔将阿桑奇窝藏在其大使馆的决定妨碍了正当的司法程序。他重申了英国将他引渡到瑞典的法律义务。 10月12日:伦敦警察厅结束了他们在大使馆外长达三年、24小时的守卫。据估计,该项目耗资超过1200万英镑。 2016 2月5日: 联合国任意羁押工作小组(The UN working group on arbitrary detention)表示,阿桑奇正在被”任意拘留”,并呼吁当局结束对他的”自由剥夺”。接下来的一个月,英国政府称该意见”存在严重缺陷”,要求重新评估,但后来被驳回。 6月20日:厄瓜多尔披露,瑞典当局已正式要求与阿桑奇面谈。 8月9日:阿桑奇向瑞典法院提起上诉,称该国必须遵守联合国工作组的调查结果。 11月14日:瑞典当局在厄瓜多尔大使馆对阿桑奇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面谈,就其剩余的性指控对他进行了讯问。 2017 1月17日:巴拉克-奥巴马释放告密者切尔西-曼宁的决定引发了人们对阿桑奇将结束自我流放的猜测。 1月19日:阿桑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他的权利得到尊重,他愿意前往美国。 3月9日:有人看到前英国独立党领袖奈杰尔-法拉奇离开大使馆。 4月21日:时任美国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表示,逮捕阿桑奇是美国的首要任务。 5月19日:瑞典当局突然停止对强奸指控的调查。 2018 1月11日:英国外交部拒绝了厄瓜多尔政府给予阿桑奇外交身份的请求。厄瓜多尔承认,应阿桑奇的请求,去年12月授予了他公民身份。 2月13日: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以保释中逃跑为由维持对阿桑奇的逮捕令。一位法官敦促他展现”勇气”出庭受讯。 3月28日:厄瓜多尔系统性切断了阿桑奇的因特网联接,因为他干涉了其他国家的事务。 8月9日:美国参议院委员会要求面见阿桑奇,作为对俄罗斯干预2016年总统大选指控调查的一部分。 10月19日:阿桑奇指控厄瓜多尔侵犯他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11月16日:美国司法部在一份法庭文件中无意中点名阿桑奇,暗示他可能被秘密指控。 2019 1月23日:阿桑奇的律师表示,他们正在采取行动,目的是让美国特朗普政府揭露”秘密提起的”指控。 4月5日:关于阿桑奇是否会被驱逐出大使馆,出现了许多相互矛盾的报道。 4月11日:阿桑奇被撤销外交身份后,在伦敦的厄瓜多尔大使馆被捕。 原标题:当维基解密公开美军秘密文件之后:阿桑奇的9年”脱轨”人生
-
西班牙公布朝鲜使馆遇袭细节 使馆员工遭绑缚、堵嘴
朝鲜驻西班牙大使馆上月22日遭到入侵,西班牙当地时间26日发布此案调查情况,称嫌疑人犯案后曾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取得联系,准备将嫌犯引渡回西班牙受审。舆论担忧,此事恐将影响美朝关系。 据西班牙《国家报》26日报道,西班牙司法部门当天披露,涉嫌入侵朝鲜大使馆的团伙共计10人,分别拥有韩国、美国、墨西哥国籍。这些人盗取了使馆内的电脑、硬盘设备及不少文件资料,并对使馆工作人员实施绑缚、堵嘴等暴力行为;此外,他们还试图策反朝鲜驻西班牙商务特使苏云石,遭到拒绝后对其动粗。报道称,所有嫌犯事发后已前往美国,其中一名居住在美国的墨西哥籍嫌犯还被查出,曾于案发5天后与FBI联系,并在后者要求下将抢劫到手的朝鲜资料提供给美方。目前,西班牙方面已对所有嫌犯发出逮捕令,并计划向美方提出引渡申请,将嫌犯带回西班牙审理。 不过,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帕拉迪诺26日否认美国政府与此案存在关联。FBI则未就此事予以回应。而韩国《每日经济》称,就在西班牙方面公布调查情况后不久,一个名为”自由朝鲜”的组织发表声明,称袭击朝鲜大使馆一事是他们所为,但坚决否认这是一起”袭击”事件、否认曾对工作人员动粗,并表示涉案人员是”受邀进入使馆处理一桩紧急事件”。声明还强调,案件不牵涉其他政府机构,与FBI的情报分享系”自愿行为”,不涉及金钱或利益交换。 韩媒称,虽然美国否认参与此案,但朝鲜是否接受这种说法是个关键。由于案件发生在第二次”金特会”前不久,因而朝鲜难免会认为美国表面上筹备会谈,背后却损害双方互信。此外,案件嫌犯包括韩国人会否引发韩朝外交纠纷也令人担忧。
-
西班牙法院:袭击朝鲜大使馆嫌疑人已逃往美国
(朝鲜驻西班牙大使馆 图源:AP)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朱梦颖】朝鲜驻西班牙大使馆2月遇袭事件和美国有关?西班牙法院26日新公布的法庭文件显示,上月袭击朝鲜大使馆的10名犯罪嫌疑人已逃往美国。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西班牙法官向美方要求引渡这些犯罪嫌疑人,他们在西恐最高面临28年监禁。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截图)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消息,根据西班牙法院26日新公布的法庭文件,犯罪嫌疑人包括一名名为Sam Ryu的美国公民和一名名为洪昌(A. Hong Chang,音译)的墨西哥公民。他们被西班牙法院认定为此次袭击事件的领导人。 法庭文件称,在袭击朝鲜大使馆后,10名犯罪嫌疑人分成了4组,经葡萄牙里斯本飞往美国纽约和新泽西州的纽瓦克。报道还透露,在抵达纽约后4天,洪昌联系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并向其提供了从朝鲜大使馆窃取的文件和材料。法庭文件还称,洪昌承认曾与一群身份不明的人袭击了朝鲜大使馆。 另据路透社消息,消息人士透露,一名西班牙法官计划要求美国引渡所有被查明身份的犯罪嫌疑人,他们在西恐最高面临28年监禁。 (路透社报道截图) 路透社还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罗伯特-帕拉迪诺在被问及此事时表示,”美国政府与此毫无关系”。FB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常规做法是既不确认也不否认存在调查”,并补充称,该机构与西班牙执法合作伙伴建立了牢固的工作关系。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月22日下午3时许,10名持枪男子闯进朝鲜大使馆。袭击者在控制了8名大使馆工作人员后对他们进行了殴打和审讯。一名女性工作人员从二楼窗户逃走后大声呼救,附近居民听到后报警。事后使馆工作人员告诉警察,袭击者拿走了使馆的重要通信器材、电脑、手机和一些存储U盘。 西班牙警方曾称,经过多方调查取证后认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涉嫌参与了朝鲜大使馆袭击事件。 而此次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金特会”之前。西班牙警方认为,袭击者是为了获取有关朝鲜此次谈判的筹码、底线等机密文件。
-
秦刚任外交部副部长 曾两度担任新闻发言人
原标题:秦刚任外交部副部长 曾两度担任新闻发言人 日前,外交部官网“主要官员”一栏更新,外交部部长助理、礼宾司司长秦刚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分管拉美地区事务和新闻、礼宾工作。 秦刚今年52岁,天津市人,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毕业。1988年任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中文秘书;1992年任西欧司随员、三秘;1995年首次被派往英国,任驻英国大使馆三秘、二秘;1999年任外交部西欧司二秘、副处长、处长;2002年,秦刚二赴英伦,任驻英国大使馆参赞。 此后,2005年、2011年,秦刚曾两度出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期间,2010年曾短暂赴英国任职,任驻英国大使馆公使。2014年,卸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发言人后,秦刚出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2017年,秦刚出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礼宾司司长。 秦刚在任职发言人期间,发言风格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4年3月,针对日本批评中国军费预算增长,时任外交部发言人的秦刚当时在例行记者会上称,中国的国防开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适度增加,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在此我还想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是只端着红缨枪的童子军。”秦刚说,国外有些人总是希望中国是长不大的童子军。“如果是那样的话,谁来维护国家安全?!怎么维护世界和平?!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就安宁了?地区就稳定了?天下就太平了?”(北青报记者 赵萌)
-
惊险!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遭枪击 无人伤亡背后原因及详情如何
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8月20日凌晨遭不明身份人员枪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是2017年10月9日拍摄的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签证处外景。 新华社记者秦彦洋摄 延伸阅读:土耳其总统表示不会向经济威胁屈服 8月18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年度大会上发表演讲。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8日表示,土耳其不会向经济威胁屈服。 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 新华社安卡拉8月18日电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8日表示,土耳其不会向经济威胁屈服。 埃尔多安当天在首都安卡拉召开的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年度大会上说,一些人试图通过制裁、汇率、利率、通货膨胀等经济手段威胁土耳其,“我们看到了你们的把戏,我们挑战你们”。 埃尔多安说,经济威胁不会使土耳其崩溃,土耳其不会向那些看起来像战略伙伴,但实际上把土耳其当作“战略目标”的国家投降。 17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穆迪分别将土耳其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称土耳其汇率有极度波动风险,预计明年将面临经济萧条。 8月1日,美国宣布因美籍牧师布伦森被土耳其监禁,美方决定制裁土耳其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10日,美国宣布将土耳其钢铁和铝产品进口关税提高一倍,这加剧了土耳其货币里拉对美元汇率下跌。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土耳其不仅拒绝解除对布伦森的软禁,还对美方经济施压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埃尔多安14日表示,土耳其将抵制美国生产的电子产品。15日,土政府宣布对美国生产的部分商品加征进口关税。 原标题: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遭枪击 无人员伤亡 值班主任:颜甲
-
中国游客肯尼亚遭河马袭击1死1伤
原标题:中国游客肯尼亚遭河马袭击1死1伤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12日证实,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北约95公里的著名旅游景点奈瓦沙湖11日发生河马袭击游客事件。大使馆提示,赴肯中国游客须严格听从导游指示,注意遵守旅游标示,不要随意下车,禁止靠近、挑逗、恐吓野生动物或向其投掷食物。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12日证实,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北约95公里的著名旅游景点奈瓦沙湖11日发生河马袭击游客事件,造成1名中国台湾游客死亡,另有1名中国台湾游客受伤。 两名游客在湖边拍照时遭河马袭击 肯尼亚野生生物服务署(KWS)12日发布消息称,两名中国游客当地时间11日在肯尼亚奈瓦沙湖观光摄影时,遭河马袭击,造成1死1伤。 据现场目击者回忆,当时,二人距离河马过近,河马突然转身,咬住了其中一人的胸部。 奈瓦沙湖船主协会主席戴维介绍,奈瓦沙湖水位上涨,使得河马的栖息地减少,并趁机从湖泊迁居至附近农田、度假村觅食。这也使得河马袭击人类的事件增多。 据悉,加上11日死亡的中国游客,今年已有6人在奈瓦沙湖死于河马袭击。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12日证实,11日下午3时许,两名中国台湾游客在奈瓦沙湖索帕度假村湖边拍照时遭河马袭击。其中一人伤重,送医后不治身亡;另一人腿部受伤,在当地医院简单处理后已经出院。 中国驻肯尼亚使馆发布安全提示 昨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工作人员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驻肯使馆高度关注此事,已于12日、13日两天分别派出使馆官员现场核实此事,并探望伤员、料理后事。中方要求肯尼亚有关部门全力救助,加强管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中国驻肯使馆发言人表示:“为台湾同胞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是中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驻肯尼亚使馆将同肯尼亚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遇难者遗体出境、伤者治疗和善后处理等事宜提供积极协助。” 据透露,此次两名遭遇河马袭击的中国台湾游客系跟团前往肯尼亚旅游。 12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官网发布“提醒中国游客注意防范野生动物袭击” 提示。其中特别提到,严防河马伤人。河马体型巨大,看似温顺,但在受到袭击或感觉到威胁时(如受到相机闪光灯刺激等)会主动发起进攻,其行动异常迅速,牙齿咬合力惊人,有时甚至会顶翻游船,将船咬断。游览时请勿靠近河马、特别是河马幼崽,更不要喂食或投掷异物试图引起河马注意。 提示中还提及,在肯尼亚动物保护区内,中国游客应注意防范狮子、猎豹、野牛等攻击性较强的大型野生动物。游览时请严格听从导游指示,注意遵守旅游标示,请勿随意下车,禁止靠近、挑逗、恐吓野生动物或向其投掷食物等。 此外,大使馆也公布了多个求助电话,以防不时之需。 游客须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 目前,正值旱季的肯尼亚进入旅游旺季,中国赴肯游客数量大幅增长。北青报记者看到,多个旅游平台均推出赴肯尼亚看非洲动物的专题路线,价格从两千至两万元不等,且名额紧张。 一家提供奈瓦沙游船观河马项目地接的客服告诉记者,奈瓦沙湖周边的酒店皆临湖而建,“河马晚上进入酒店敲客房门是常有的事儿”。但她提示,河马不会砸客房门,更不会主动袭击客人。“我们会在接团的时候就反复告诫游客,不要在奈瓦沙湖周边酒店内乱走,不要因为好奇就去接触河马。只要听从导游的要求,就不会有安全问题。”游客若想看河马,必须在当地导游或者酒店服务人员的陪同下进行。 另一家提供观看动物迁徙项目的地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类似河马、长颈鹿这种看似很萌的动物,一旦感觉到潜在威胁,其攻击性颇强,所以游客一定要与之保持安全距离。在观看野生动物迁徙时,全程不得下车;靠近动物时,车速会变缓,乘客不能大声喧哗。 此外,相关的地接服务都配备了专业的急救服务以防万一。 文/本报记者 熊颖琪 作者:熊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