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鄙俗
-
为什么很多有能力的人不能得到重用,一些平庸鄙俗的人却青云直上?
有能力的人凭本事吃饭。疏于人际关系、感情投入。而平庸的人则善于应变、精于算计、肯于钻营、乐于巴结、八面玲珑,看风使舵。有能力的人做事埋头苦干,舍得付出,为的是成就事业。而平庸的人走捷径,善于做人,适应社会,投机取巧,处心竭虑谋取利益。有能力的人认理,而平庸人认人。有能力的人孤傲,难以驾驭,平庸的人听话,唯命是从。所以说有能力的人在人际关系上不如平庸的人,只能使用,不能信用,更得不到重用。由于失察和用人机制的缺陷,给了平庸的人平步青云的可乘之机,也就酿成了埋没人才的后果。 这是目前组织工作的弊病,原因约几个: 1、有能力的人说话直来直去,总以事实为依据,在交流过程中得罪人较多; 2、事做的越多,失误的机率也增加。如果一个人有风险的事都不做,成功率就是100%; 3、很多领导在用人时讲权衡、讲稳妥,针对上述二条,有能力的人自然就得不到重用。当今社会还有以下二点为关键原因; 4、有能力的人一般不善于主动与领导搞关系,能力一般的人日常精力主要用于处理人际关系; 5、(最可怕的原因)提干有能力的人上来,有些领导担心自己的“权力寿命”会降低,因怕能人取代自己。这个特别适合那些能力平平的上司。 古往今来,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而一些善于逢迎的平庸之辈却平步青,这样的例子太多。其原因:一是有能力的人大都个性秉直,不愿卑躬屈膝,吹捧逢迎,肯说实话,自然不受一些人的待见。爱听好话,是人性的弱点。有的平庸之辈最善于抓住和利用这点,一味吹拍,固然得到上司赏识。二是用人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体制。在关健的时候,需要能者上,能者会暂时受重用,但平安无事时,小人又会得道。三是人身依附关系、裙带关系,我只对决定我位置的人负责,有能力的人孤标自傲,往往不愿寻找依附关系,被视为”圈外”人,自然得不到重用。 在单位”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平庸的人”却能青云直上,这不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有能力的人往往得不到重用。有能力的人大都科班出身,专业技能出类拔萃,他们做事的原则是不唯上、不唯心而唯实。不看领导的脸色行事,特别是“瞎指挥”的意见更不会接受,往往被贴上“死脑筋”的标贴。难免与领导意见相悖,有对着干的嫌疑,领导不喜欢得不到重用就在所难免了。 再说,这些人有能力、有见地、坚守初心低线,在单位就显得“鹤立独行”,不能与一般吃瓜群众打成一片,也就显得少有民意基础。 “民主”的时候,吃瓜群众不投票给他,“集中”的时候,有决策权的领导又竭力否定他,“能力”算个鸟啊! 庸才缺少的是知识、能力,情商却是出奇的高。多年前我们身边有两个平庸之辈一个混上了单位的财务主管,一个混上了单位的二把手。财务主管只是一个初中学历,局长家断柴了,他送来一车蜂窝煤,局长家老娘有病了,他在医院守了七天七夜没合眼,局长家儿子大冬天想吃水果了,他硬是坐转半月的汽车去了海口。局长也是有感情的人,有机会就提拔了他,理由很充分:人家学历虽低能力却强。另一位高情商是位高中毕业的同事,他就是一个会舔会拍的天才。领导说错了话,他会引经据典找到“应该错”的理由,领导做错了事,他会千方百计替领导甩锅,哪怕自己躺枪,也要保证领导的正确。所以庸才得志是早晚的事,单位的二把手非他莫属了!多少大学本科只能望其项背了…… 上帝造人的时候也很公平,给了你能力就给他会舔狗。 有能力的人,见不得有事无人做,经常会主动做事,而且做得很好,然后还会说:这事是我做。这叫做”抢班夺权”。 有能力的人,做事就多,能者多劳嘛。做事多了,难免有错,有错被抓到了,就被追责,被追责的人,年终考核是”不合格”。这就是”做得多错得多,不做,无错”的由来。 有能力的人,跟平头百姓打成一片,擅长解决具体事情,对上级不巴结,对同事不讨好,在古代就叫”狂傲”,现在叫”不合群”,跟大家是格格不入的,什么评价、推选,这类人在同事面前就是”一般”,都是无好评、没人推的,而平头百姓说不话,所以有能力的人很难上去。 平庸的人,时间都花在巴结领导,讨好同事上去了,人情世故练达成精。上级考核,好评如潮。自然上升快。 大春当上了厂长了,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按道理应该是张勇的能力强,为什么不是张勇呢? 当大家都为张勇鸣不平的时候,又传来更加惊人的消息,张勇已经向老板递交了辞职信,他决定走人了。 张勇是车间主任,手下两个班长,李华和王峰。为了应对张勇的辞职,旬总就把李华提拔成主任。 王峰一看李华当主任了,随即也提出辞职走人了。李华于是从员工中提拔两个当了班长,同时对外招收新员工。 为什么大春当上厂长会导致整个厂这么大的变动呢?其实老板是不知道的,大多数员工也不管这些事情,该干活干活。 可是偏偏有个小伙子爱瞎琢磨,而且琢磨的头头是道。他是怎么琢磨的呢,他把整个事件捋了一遍。 首先是厂长这个职位,本来是有人的,也是个有能力的,钱伟。为啥他不干了呢?因为他跟顶头上司旬总矛盾日益尖锐,最终不是旬总对手,只能走人。 旬总是除了老板最大,就是他旬总最大了。当看到钱伟的能力非常强,但是钱伟并不怎么听旬总的话。于是旬总不爽,就处处针对钱伟。 老板呢,不经常过问,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况,于是钱伟觉得做的没啥意思,最后走人了。 总得有人来当这个厂长吧,旬总就提拔了大春当厂长。大春跟张勇都是主任,论能力大春没法跟张勇比,但有一点,就是对旬总点头哈腰的,旬总非常满意,于是提拔了大春。 张勇一看,这样干下去对自己不公平,于是就辞了职。 结果张勇辞职又导致主任的位子空虚,于是提拔班长当主任,又导致另外一个班长不服气,辞职走人了。 按照这个小伙子的分析,就是厂里的一系列问题,直接根源就是旬总在排除异己,最后导致的连锁反应。这也间接回答了为啥有能力的没有被提拔,能力相对平庸的反而得到了提拔重用。 有能力却得不到重用,反而平庸的人却青云直上,职场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远的不说,就说我自己跟朋友吧。我朋友专科毕业,学建筑,起步是小工。而我985毕业,学计算机,起步工程师。明眼人一看,会猜我赚的多,但实际上恰恰相反。 真实的例子:我跟我朋友 我朋友学历不高,起步也并不强,反观我学历不错,起步也不错,周边人也更看好我,但实际上,五年下来,我朋友的薪水却比我高,月薪早已超过2万。 而他薪水比我高的原因,跟任何关系无关,恰恰是因为他跟对了领导。他专科毕业后没再念书了,一进单位就跟着一个资格很老的建筑员工,后来那个建筑员工变成了领导,他也就跟着升职了。 领导器重他,老板看好他,2014年房地产市场也火爆,他当然就水涨船高。升职后降职的几率就小了,他也算是赶上好时候。 反观我读完研究生,互联网形态也成熟了,进入大公司后,员工架构变动很小,升职加薪完全比不过他。 升职加薪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那这个真实例子,足以体现在职场上,能力还真不是第一要素。可以说,能力重要,但升职加薪并不只是靠能力。 其实已经很清楚,升职加薪青云直上,不仅仅靠能力,而要天时地利人和。就像我这位朋友,要是多读点书去干房地产,那这几年房地产如此不景气,他哪里就能赚这么多了?这就是天时。而那几年房地产突然火了,他算选对了专业,这就是地利。再加上跟对领导,这就是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据,我朋友不升职谁升职呢?所以我是很服气的。 总结 总结一下,在职场上升职跟能力有关,但绝不是唯一决定要素。要青云直上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那么,对我们自己来说,想要赶上天时地利人和很困难。抱怨无用,我们只能尽量去努力,去靠近,最后等待这样一个机会。 以上,祝好。 欢迎关注缓缓,500强程序媛,观点直接犀利,态度温柔坚定,一起成长~ 中国远古就有怀才不遇和小人得志的成语,可见有史以来,真才实学者娄遭排挤,而溜须拍马者春风得意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特别是那些自命不凡的头头脑脑,更爱提拔这些奉承听话的下属,恐惧并讨厌有才能说真话的人才,(因为他嫉妒你的能力,记恨你的正直)最会耕地的黄牛比不上一只小宠狗?因为狗会摆尾,最参天的大竹更比不上阳台的小墨竹?因为墨竹有它柔软的腰,当然历史上也有近君子而远小人名人,而今天就有很多私企也是注重人才(因为人才关乎他的利益)所以目前我们的行政及国企要注要用人制度,其目的也是唯人是贤。但愿这世界正直能人受大用,猥琐之辈艰专营! 有能力的人往往自尊心比较强,不屑阿谀奉承,大多领导不会喜欢的,或者由于领导需要有能力的人办事,所以也就不会考虑晋级能做事的人。而能力平庸者,自知靠能力上位没可能,这时,会施展另一种“能力”,对领导言听计从,吹牛拍马,让领导极度舒适,领导就会给各种各样的先进头衔,加上部门推荐加分加码,在所谓竞争上岗中评分领先,所以容易青云直上。 再说呢,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各领风骚三五年,因站错队,受尽羞辱,甚至降职免职不是没有,临近退休之人,见怪不怪,心态好,做好自己,笑看风云,身体健康最重要。 题主提问说,为什么很多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一些平庸鄙俗的人却青云直上。 我觉得,题主这问题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客观地讲,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这种情况的确存在,而且这种人可能确实还很多。但大家别忘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有能力同时又得到了重用的人,比有能力而没有得到重用的人还是要多得多的。 也就是说,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还是正常的、是多数情况,得不到重用当然也是正常的,只不过是属于少数情况而已。 世上之事,大多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不能无视事情的一方面,而只看到事情的另一方面。这样子得出的结果,未免会犯上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错误。 说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说、再来分析为什么很多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而一些平庸鄙俗的人却青云直上就容易得多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出在上级领导身上,二是出在下属自己身上。 先说领导。因为选人用人是他们的职责。 如果一个领导能力强、涵养好、心胸豁达,能认人、知人、用人,那毫无疑问,他会把有能力的人收归自用,这种情况下,有能力的人往往容易获重用,而平庸鄙俗的小人就只能靠边站了。 当然,如果情况反过来,领导的能力弱、妒忌心强、心胸又狭隘,那毫无疑问,能力强的人在他这是不容易得到重用的。原因很简单,你能力强,上来后超过他了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平庸媚上的人反而容易获重用。 再说下属本人。因为他们是选人用人事项中的被选对象。 如果一个人能力强、人品好,为人谦虚、包容豁达,碰到好领导,获得重用是肯定的。而如果仅仅是能力强,人品并不咋地,且争强好斗,妒忌心事,那即便碰到好领导也没用。因为选人用人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量,而不仅仅是能力而已。 而对于平庸鄙俗的人来说,青云直上者有,但仅仅只是少数而已,绝对不是大多数,更不是普遍现象。这种人之所以有机会青云直上,主要是因为他们能投领导所好,而且恰恰又碰对了好这口的领导。就像世间万事万物存在便合理一样,这种情况的存在,同样是合理的,只是不值得多说而已。 我们现在经常说能者上、庸者下,但客观地讲,这是理想想法,现实中还是很难实现的。如果有一天,选人用人这事,通过合理的机制,真的做到了能者上、庸者下,那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题主的担心和疑虑无疑也会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