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都督

  • 东吴四大都督,谁最厉害,谁最差?

    东吴四大都督,我个人看法是一代不如一代。有意见欢迎寄刀片,前提是别寄错地方。 早在孙坚起兵讨伐董卓之时,周瑜就和孙策成了兄弟,升堂拜母。 孙策和周瑜算的上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孙策单干后,周瑜前去追随,并肩作战,一起打下江东基业。孙策与周瑜又同时迎娶大小乔,抱得美人归,亲上加亲。 孙策死后,将东吴军事托付给周瑜。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来势汹汹,周瑜面对投降派,坚决主战,并明确指出曹军几大弱点:曹操后方不稳,江南水战,失去了骑兵优势。严寒季节,军马缺乏草料,北方士兵来到南方,水土不服,必生疾病。这些都是用兵大忌,曹操视若无睹,必败无疑。 最终周瑜带领东吴,赢得了赤壁之战,之后趁胜攻下南郡。 周瑜在赤壁之战时,也支持孙刘联盟。赤壁之战打完,迅速改变方针,想弱化刘备,分化刘备势力。攻取益州,汉中,与曹操分庭抗礼,最终图谋天下。可惜计划尚未实施,周瑜就因病去世。英年早逝,实在可惜。 孙刘联盟当然是当时最有远见的战略。但前提是双方都得拿出诚意来。实际上在实施过程中,是真没看到刘备,关羽有什么诚意。周瑜的战略虽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觉得是最符合东吴的实际利益的。周瑜在世,或许真有与曹操分庭抗礼的能力。 鲁肃是周瑜推荐的接班人。虽然鲁肃的政治思想与周瑜背道而行,但这并没有影响周瑜对鲁肃的欣赏,将身上担子托付给鲁肃。 鲁肃最有名的就是“联刘抗曹”的战略方针。鲁肃的意图就是联刘抗曹,共灭曹操,平分天下。这肯定是书面上的,实际上肯定是要把曹操干的差不多了,再干刘备,图谋天下。也正是鲁肃,刘备才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鲁肃没有战绩,并不代表他不会带兵。赤壁之战期间,他既然敢主战,肯定也是懂军事的。只是在他掌兵期间,坚决执行他的方针,努力维护与关羽之间的和平。以至于看不到鲁肃的军事才能。如果关羽不发动襄樊之战,可能就会老死荆州,在史书上也没有了关羽水淹七军的威风史。那关羽给人的印象只能是个斩颜良的猛将。如果蜀汉不是诸葛亮掌权,诸葛亮未必有南征北伐的机会,更没机会去体现他的军事才能。 鲁肃的战略眼光是很长远的,但是他的战略只能建立在理想上,现实中难以实施。孙刘联盟前期两家都有好处,到了后期刘备壮大,孙权这边是拿不到任何利益的。东吴自己打不了攻坚战,无力北伐,孙权被张辽吓破了胆。盟友刘备,关羽都是野心勃勃,也确实能打。刘备打下地盘难道会分给东吴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东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备发展壮大,哪一天刘备实力足够强大了,调转枪头来伐吴,东吴就得不偿失。 鲁肃的战略只能在前期合作中起作用,等到刘备发展壮大了,两家实在是很难合作的。 鲁肃如果不死,一直坚持这个策略,对东吴不见得有什么好处,更没有图天下的机会,所以我觉得鲁肃是比不上周瑜的。 吕蒙也是很有谋略的,得到鲁肃的欣赏。吕蒙和鲁肃的政治方针又不一样,吕蒙是不管什么孙刘联盟的,他是坚决要抢地盘的。 吕蒙的主要成就就是袭取荆州,斩杀关羽。吕蒙的眼光不如鲁肃,军事能力不如周瑜,经常使点阴招,挑软柿子去捏,争取点蝇头小利。 吕蒙袭取荆州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时机不对。关羽北伐,名震华夏。但是关羽的北伐未必能够成功。如果充分利用关羽,如果关羽打下樊城,则立即攻下荆州,将关羽家眷礼送出境,与刘备言和,应该还是有机会讲和的。关羽拿下了樊城,应该是无力回来抢荆州的,也不敢,容易腹背受敌,刘备也没有伐吴借口,我拿回自家东西有何不可?如果关羽打不下樊城,被曹操打败,退回荆州,将荆州留给关羽休养生息也并无不可。自己也修养生息,让刘备和曹操狗咬狗,再找机会索荆州。 吕蒙认为徐州好打,但守不住,最后选择打荆州。结果搞得关羽全军覆没,自己的北方屏障没有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虽然最终取胜,但是东吴多多少少也有损失。而且只要打仗,就需要无数财力物力作支撑。 吕蒙打下荆州,导致蜀汉好不容易存起来的家当,全都赔了进去。东吴自己也是有不少消耗损失,从此孙吴,蜀汉都没有一统天下的可能。 陆逊能力应该和吕蒙差不多。前期和吕蒙合谋取荆州。之后作为大都督,率兵抵抗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一战成名。后来孙权又派周鲂忽悠曹休,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陆逊时代,东吴也只能偏安一隅,没有争夺天下的可能。 陆逊面对的是中老年的孙权。这时孙权大权在握,什么事都得孙权说了算。纵使陆逊有通天能耐,也得看孙权的心情,能否接受他的意见。实际上孙权越到后期,越是糊涂,早就没了年少时的英雄气概。陆逊的能力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所以我会把陆逊排在最后。并非陆逊能力比不上前几个大都督,主要是上面有个大权在握的君主,陆逊相对有更少的自主权,影响了发挥。 东吴的大都督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陆逊之后不再设大都督。我个人认为:周瑜排第一,陆逊、鲁肃并列第二,吕蒙排第三。本文只说最厉害的周瑜,和排名最末的吕蒙。 都督: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主要是指军中执法和办理事务的武官,职位高低参差不齐,地位低至偏裨将校﹐高至一军主帅。在军队当中掌握实权并且是一军主帅的,为了便于前线指挥朝廷将颁发黄钺代表皇权,管理皇亲国戚,封疆大吏为军事的最高统帅被称为大都督。 周瑜(175-210)字公瑾 图·影视剧当中演员洪宇宙扮演的周瑜 独具慧眼识英雄 周瑜东吴的第一任大都督,同江东小霸王孙策是结义兄弟。可以说东吴的建立,周瑜功不可没。世人皆知周瑜文武双全,却不知周瑜独具慧眼素有识人之名。孙策之父孙坚被称为江东猛虎,孙策在与刘表交战当中去世以后为孙策留下大批虎将如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吕范、蒋钦等人孙策所招募收服之人主要以武将为主比如周泰、太史慈等人。孙策所缺之人为内政和智谋人才,周瑜为孙策推荐了东吴的内政顶梁二张――张昭、张纮。 《三国演义》第15回:瑜谓策曰:“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二张乎?”策曰:“何为二张?”瑜曰:“一人乃彭城张昭,字子布;一人乃广陵张纮,字子纲。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吾兄何不聘之?” 孙策去世以后,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弟弟孙权。此时的周瑜在东吴名声和地位都达到了最高位置,倘若他要继位恐怕东吴无人不服。周瑜恪守本分,不仅尽力辅佐孙权还向孙权推荐了东吴的战略大师也是第二任都督的鲁肃。由周瑜亲自去请的鲁肃回来拜见孙权。 《三国演义》第29回:权曰:“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瑜曰:“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余不才恐怖依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权问何人。瑜曰:“姓鲁名肃之字子敬,临淮东川人也……” 这一次推荐对于东吴来说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关乎生死的一次推荐,如果没有这一次推荐慢一步东吴的都督将会少至少两人。因为只要孙权慢一步,南阳的刘子阳也就是刘烨,就会把鲁肃推荐给曹操,鲁肃若去了曹操一方,吕蒙之才就不会被发觉。这样一来,对于东吴而言人才就会断层,缺乏衔接,损害可见一斑。 图·经典游戏三国志11当中的周瑜头像 文武双全与孙策共铸东吴版图 很多人认为孙坚去世以后,孙策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得兵马3000,并率领孙坚的老部下,就平定了江东。我只能说看的很不周全,如果没有周瑜,切莫说3000兵马,就是给孙策30000兵马也不见得可以平定江东,孙策虽猛但缺谋略。当时江东有几大势力曲阿太守刘繇、吴郡德王严白虎、会稽太守王朗,但是大家却刚好忽略了一个最厉害的角色丹阳太守周尚。周尚本人本不厉害,但是手下的丹阳兵大名在三国却是响当当的,可与虎豹骑、西凉铁骑、无当飞军、陷阵营比肩。而这个周尚恰好就是周瑜的叔叔,相当于周瑜一来就送了孙策一个丹阳郡,还送了一只特种部队。在此后对战刘瑶、严白虎、王朗过程中丹阳兵英勇善战与孙策性格相符激发出最大的作战潜力。而在这几场作战当中周瑜都充当的是军事和策应的位置,为平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孙策和周瑜的配合成就了东吴划长江而治,使得东吴占据了东汉末年最为富庶的地区有了稳定的大本营。 图·经典游戏三国志13的周瑜头像 孙刘合兵赤壁大都督火烧80万曹军 赤壁之战的孙刘联军总指挥应该是孙权,副总指挥刘备,但实际前线总指挥是东吴大都督周瑜。大家都觉得诸葛亮借来的东风特别重要,这不可否认。但是火船到达曹军营寨也是火攻的重要一环。这里就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为了取得胜利,周瑜和黄盖为曹操演绎了一出精彩的苦肉计。黄盖得以顺利的将火船推进到曹操的水军大寨。这一把火把曹操的80万大军烧得精光,这把火将曹操南下的野心烧得斗志全无,这一把火将天下纷争烧成的三足鼎立!无论是在三国志还是在三国演义原著当中都将火烧赤壁这一役的功劳全归功于周瑜。赤壁之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的范例。 图·影视剧当中演员洪宇宙扮演的周瑜 东吴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一心想为东吴夺得荆州之地。并且亲自领兵冲杀,一马当先,被曹仁用毒箭所伤。哪怕在养伤阶段,也不忘为君主出谋划策献计献言。先后又为孙权献出了美人计、假途灭虢、投鼠忌器……虽然计谋都为诸葛亮所破,但从种种表现来讲,周瑜之于东吴的作用,真的如诸葛亮之于蜀国的重要性。只是过于操劳国事,英年早逝。所以说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夸张。 综上所述周瑜慧眼识珠、智勇双全、恪尽职守,奠基东吴、火烧赤壁让天下三分若非诸葛亮强撑蜀国可造就天下二分。所以四位大都督周瑜理所当然排第一。 吕蒙(178年-219年)字 子明 文化素质最低 图·新三国当中的吕蒙 吕蒙是东吴四个大都督当中文化素质最低的一位,其他三位都是旧的门阀,家资殷实背景雄厚。拿现在的话说都是富二代,有名有面。吕蒙是基层出身,但是在我们熟悉的“孙权劝学”以前,吕蒙只能算得上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将。在鲁肃和周瑜的帮衬之下,不断学习兵法运用逐渐成熟,所以也算得上是文武全才。 生不逢时,不懂变通 吕蒙的志向和周瑜的志向是相当的,也就是要为东吴夺得荆州之地,让天下二分。但关键是周瑜的天下二分是成立的,因为赤壁新败,曹操元气大伤,刘备势力才刚刚建立,立根未稳,此时的东吴拿下刘备是最佳时机。到吕蒙接任大都督的时候,天下局势已经陡然发生变化,此时的三国魏强蜀吴均势,甚至吴国军事实力稍稍低于蜀国。正因为此鲁肃才一直强调孙刘联盟,这种的对蜀国政策一直持续到鲁肃去世。而接任第三任大都督的吕蒙不知道变通,还是一心想要为吴国夺下荆州。由此可见吕蒙的战略眼光是远不及鲁肃周瑜的。 图·经典游戏三国志13当中的吕蒙头像 立功心切,破坏吴蜀联盟 也有人讲吕蒙白衣过江可以展现出他的军事实力和谋略,这里我们要分清一个问题。吕蒙之所以可以白衣渡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关羽的掉以轻心,而造成关羽掉以轻心是因为陆逊的计谋。陆逊首先给关羽写信称关羽为长辈,相当于自降身份显示胆怯,助长关羽的嚣张之气。当关羽开始进攻襄阳以后,再将都督的位置让给吕蒙。吕蒙才能够白衣渡江成功,所以说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智谋功劳应该归功于陆逊而非吕蒙。 从孙权个人来讲他是非常想要得到荆州的,但是他并不想杀关羽吕蒙并不能有效地理解主公的心思。荆州从名义上讲还是属于蜀国借的吴国的土地,就算攻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杀死关羽,就是杀死了蜀国的二号人物就将蜀国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当吕蒙白衣渡江成功以后,潘濬、糜芳、傅士仁投降其实就已经取得荆州的实际控制权。当关羽进攻受阻,败走麦城,其实吕蒙完全可以放关羽条生路,但是吕蒙立功心切穷追不舍并且斩杀了关羽父子。 吕蒙杀死关羽导致了蜀国刘备起兵伐吴,如果吕蒙不死以吕蒙的军事才能,几乎不能够抵挡蜀国大军的进攻。荆州之地很有可能得而复失。但是吕蒙去世了陆逊接替大都督的位置很好地完成了对蜀国的战争,这进一步说明了吕蒙的才能不如陆逊。但因为这场战争也造成了,吴蜀两国势力的消耗,两家就算合力也不能够对抗魏国了。究其原因,这个罪还得归咎到吕蒙身上。 图·网络游戏当中的吕蒙形象 综上所述吕蒙总体来说算是一个得力的武将,但相较于大都督的职位其战略眼光和谋略都显不足。虽然斩杀关羽,扬名立万但是破坏了孙刘两家联盟,导致两家相互攻伐,造就了曹魏的一家独大,为蜀国灭亡和东吴的灭亡埋下祸根。所以说吕蒙排在四位大都督的最后一位。 文/淦珩 图/网络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汉书》 长话短说,总评东吴四都督,虽各有千秋,但全面衡量必有优劣之分:①周瑜跟随孙策平江东创伟业,在赤壁之战中力克曹兵立下不世之功,虽雅量高致,但又过于自信,气量狭小。②陆逊受任于动乱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战略形势极不利时,能大度忍耐,最终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又能知己知彼,见石阵而退兵,算准魏来攻吴,真乃有统帅之风,儒雅之将才,《三国志》中,将陆逊与诸葛亮平起平坐,名标青史。③吕蒙虽小有奇谋,施诡计夺取荆州,但与周瑜和陆逊相比逊色多矣!④鲁迅忠诚老实刚直不阿,若论用兵用事,决非将帅之才,守业尚可!四人排位是1陆逊,2周瑜,2吕蒙,3鲁肃。 东吴四大都督最厉害的莫过于陆逊,其次周瑜,鲁肃第三,吕蒙最后。说到厉害这个标准应该是综合能力和应起的作用。陆逊虽是晚辈,但战略眼光,运筹谋划,知彼知己,不骄不躁等全能方面可傲视东吴。夷陵一役打败枭雄刘备便可证明。比周瑜多了些老谋深算,少了些不自量力。特别是对诸葛亮的认知和态度上。在度量上更是强于周瑜,周瑜在初识刘备后便劝孙权除去后患,似乎不合时宜,大敌当前,孰轻孰重?显得气量狭窄。陆逊深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因此,取胜后也不敢长驱大进,更要防曹。周瑜赤壁大战得益于东吴老将黄盖的两番妙计而成功。孙、刘联军协同作战所取得的结果。由于苏轼的一首《念奴娇》后世人把功劳笼统地归于周瑜一人。鲁肃忠诚笃厚又不失胸怀韬略,极力促成孙、刘联盟,此战略眼光还在周瑜之上。虽未为东吴扩张裂土,奉献金瓯,但能自保疆界,已是难能可贵。吕蒙虽取了荊州,但也是行险侥倖,靠阴谋诡计,背信弃义,为东吴蒙受信誉上耻辱作了代言人。因吴、蜀最大的战略就是联合,凡破坏这个大计的都是导致亡国的罪人。因此,吕蒙不齿于人的功劳,并不为后人所看重,这与兵不厌诈不是一回事,因为诈的是盟友。 最厉害的应该就是周瑜,虽然周瑜是这几人中死的最早的一个,但是不了否认周瑜为东吴立下的汗马功劳。 东吴的四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而周瑜是这四人当中唯一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而且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可谓是以一己之力打败了曹操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人马比东吴的人马多了几倍,如果不是周瑜深谋远虑,并且利用当时的环境进行战斗,东吴肯定会是一个惨败的局面。 不仅仅是赤壁之战,周瑜在其他的战争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孙策打下的江东,一大半都是因为有了周瑜才打下来的,周瑜应该是战功赫赫。 周瑜不仅仅具有军事才能,在计谋上面周瑜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物 因为周瑜曾经策划了一个反间计,让曹操杀了张允等人,使曹操的军队变弱了不少,而且在这之后,周瑜又使用苦肉计,与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让曹操中了计。 孙策在死之前就曾经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所以孙策对周瑜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孙策与孙权都非常的相信周瑜,苏轼的诗中也曾经描写过周瑜英姿飒爽的形象,而且也给予了他非常高的评价。 而且周瑜曾说过“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可以表明周瑜在当时唯一一个赢不过的人就是诸葛亮,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话,周瑜可能会帮助东吴统一江山。 所谓的“四大都督”,除了鲁大夫未入祀武庙,其他人都入列,也确实各有千秋。 “厉害”具体指哪方面,还是要更清楚、具体才好。其实孙权最有发言权,因为这几位都是与他共事的下属: 论风度、智谋,周瑜领先。他是江东根据地的奠基者之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没有周郎,既不会有江东根据地,又不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他是江东割据势力的形象代言人,是鲁肃“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的代表人物。 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 论武勇、治军,首推吕蒙。几位都督似乎更加风流倜傥、文质彬彬,吕蒙可是阵前厮杀、好勇斗狠的主儿,只是后来听了孙权的劝导,更加的机锋内敛,老谋深算;为严肃军纪,老乡的小过也绝不容情。是鲁肃“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的代表人物。 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 论战略、外交,鲁肃当先。《榻上对》堪比《隆中对》,“三步走”的称帝规划成为东吴的基本国策。没有鲁肃,就没有孙刘联盟合立抗曹,以及后来的孙权称帝。鲁肃的战略布局能力远超苏秦、张仪,孙权将之比作东汉初年的邓禹。 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 论综合、定力,陆逊第一。“四大都督”中唯一的单独立传,在《三国志》群臣传记中的地位,堪比诸葛亮。他是鲁肃“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代表人物。没有他在猇亭、石亭的两次大捷,能不能保得住江东都是问题。 孙权拥有“四大都督”,绝对是幸运的,他们也都完成了各自使命,都不可或缺,各有擅长,且相得益彰。 东吴的四任大都督,其实各个都不差,而且都是孙权直接任命的。孙权,刘备和曹操之所以能成三分天下,他们的知人善任起了很大作用。 早期袁绍势力最大,之所以被曹操大败,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做到真正的知人善任,最后手下文臣武将也是做鸟兽散。 孙权手下的四个大都督,两头的最强,中间的两位稍弱。按我的理解可以这样排序: 榜首:陆逊 无论是夺取荆州还是夷陵之战,还是后来的石亭之战,都获得大胜,这都充分展现了陆逊的军事才能。陆逊一生守卫东吴,东吴防线固诺金汤,牢不可破。 第二名:周瑜 其实周瑜完全可以媲美陆逊。早期随孙策平定江东,后赤壁大败曹操,战功卓著。可惜周瑜英年早逝,如果能再活十年,他的功绩肯定能超过陆逊。…

    娱乐影视 2020-08-17 15:14:21
sareefuck redwap.xyz tamanna hot scene
xnxx video downlod desipornx.mobi secret cam sex videos
sex telugu com dirtyindianporn.info pakistanidesisex
indian pornpics onlyindianporn.me nude trisha
olx thanjavur sobazo.com blazer for men
www indian anti sex onlyindian.net www.yo-movie.com
auntysexvedios fuckindiantube.mobi indian sex videos online
desi video sax rajwap.tv latest sunny leone
xnxx telugu .com newindiantube.mobi sex rajsthan
wife forced porn originalhindiporn.mobi rafe sex
punjabi sexyvideo justindianporn.me brezzer male
priyanka chopra open sex photo hotmoza.tv sex movis hindi
hentaiporn net hentai.name pokimon hentai
kannada sex kompoz2.com nayanthara sex video tamil
milky boob suck desixxxtube.org ted 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