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长
-
专业级拍鸟多长焦段比较合适?有推荐的镜头吗?
拍摄鸟类用多长焦距的镜头,这个也要看你是拍哪些鸟类,比如拍林鸟,拍滩涂的鸟最好要在600mm及以上的镜头,如果拍摄定点的鸟,比如固定鸟点,窝边鸟,需要抓拍,喜欢拍意境鸟片,那400mm的镜头有优势,我们这边好多鸟友就会买两个鸟头,600/f4和400/f2.8,当然这样投资太大,我倒可以推荐一个佳能200-400mm/f4的鸟头,还内置了增距镜,适用场景比较多。我前面也有一篇鸟头选购的文章,可以参考。 附图就是400/f2.8的镜头拍摄的 个人觉得还是要看个人的财力,追求完美的就用500、600、800定焦,追求一般的就用变焦,象150-600、200-500的变焦。关键是参与的快乐。 这几张照片就是用尼康200-500的镜头拍的,拍的不好请原谅。 鸟类摄影对单反相机的基本要求是,像素要高,1500万是起码的,很多时候,你的片子需要剪裁;连拍速度要够快,最好在每秒6张以上,这样你才能抓拍到精彩的飞羽瞬间;相机的高感要够,才天气不好或者阴暗的密林中才能拍出噪点少的片子。以佳能相机为例,入门级的可以选择7D、60D、70D等型号的半画幅相机,机身价格通常在四五千元到一万元左右;好一些的可以选择5D3,1DX等专业级的全画幅的相机,机身价格在1.5 – 3.5万之间。 再说镜头。鸟类摄影的主流镜头是大光圈长焦定焦镜头,不考虑银子的话,佳能的600mm/4.0、800mm/5.6算是可以一步到位的镜头,只是价格相当昂贵,一般要到七八万左右了。专业级的镜头还包括500mm/4.0、400mm/2.8这样的镜头,价格要低一到二万。这些镜头的成像锐利,色彩还原度高,国内一些顶级的鸟类学实验室都有配备。我给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推荐的是佳能的300mm/4.0、400mm/5.6这两款定焦镜头,价格在一万元以下,成像质量同样很优秀,而且很轻便,更适合长距离跋涉的时候使用;观鸟的人群中,大多使用佳能的400mm/5.6这款定焦镜头(俗称456),也是我目前的主力配置。定焦镜头还有一大优点是对焦速度快,不然光线不好的时候拉起风箱来,半天不合焦,够你难受的。 佳能456在阴暗的林子下的表现力很不错。武汉大学樱园的橙头地鸫,1/2秒曝光,依然纤毫毕现。 一般来说,变焦镜头在鸟类摄影中的口碑不太好,包括俗称“大白”的佳能的100-400mm以及副厂的一些镜头,比如俗称“大马”的适马的170-500mm/f5-6.3,在锐度等方面表现不太好。不过最近有一款腾龙150-600mm/f5-6.3的变焦镜头,在光线好的时候锐度很不错,价格也很便宜,大约只有6千元左右,考虑到性价比的因素,也是很好的选择。如果再配一个入门级单反机身如佳能7D,加起来也不过万元左右,同样可以拍出很棒的片子,应该算是很不错的经济配置。 此外,网上常常还有一些长焦折返镜头出售。这些折返镜头价格非常便宜,焦段也够长,只是成像实在是不理想,如果不是那甜甜圈一样的光斑效果有些迷人,几乎都不值得一提了。不过纯粹做记录的话,也可以考虑。 能达到专业级拍鸟的水准,钱应当不是大问题了。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手巧不如家什妙,特别是拍鸟达到炉火纯青时刻,600定、800定是必须的。虽然拍林鸟和定位鸟焦距可适当少些,但是400焦距镜头起步不可或缺。 当下大部分拍鸟影友所使用的镜头,基本囿于佳能的100-400;尼康的80-400或200-500;索尼的100-400或200-600,还有很大一部分使用适马、腾龙的150-600或60-600。这些影友所拍的片子也比较中用,虽说不完全达到眼珠片数毛片,但自娱自乐也很管用了。这部分群体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进可升级专业定焦,玩累了退可上一体式长焦机,就好比胶片时期叫做“桥”式的相机,玩得熟练时候,即轻便也可用,运气好光线好也能行啊。 在下老朽, 目前正处于向专业级游动,打鸟十多年了,我感到镜头后面的头再好用,也不比专业定焦来得准来得快。所以,一般玩玩,图个乐子,真没必要花十多万元上高档设备;如果不甘心、不泄气,那就只有向专业镜头、专业机身、专业脚架云台进军了! 图片为yk老山佳原创,镜头均为佳能100-400一代大白。 你好,我来谈谈个人的一些意见。 我想拍鸟镜头的选择,肯定是长一些的好。因为鸟都比较胆小、敏感,你不能靠它太近,否则容易惊扰到它。目前鸟类的活动地点不是在树上,就是在水中,只有长镜头才能拍到它比较自然的状态。 400毫米焦段f5.6定焦镜头(佳能)应该能应付大部分拍摄,新款100~400毫米定焦镜头(佳能),也是一款很好用的镜头,另外,腾龙150~600毫米变焦镜头f5~6.3一款物美价廉的产品,拍鸟也是非常好用,方便。以上三款镜头,根据你自己的情况选择之一即可。 有一点要说的是相机。相机的连拍速度要高,至少5~6张/秒,有利于抓拍到好的瞬间。拍机最好是全幅,像素高一些更好,现在全幅已有4000万像素的。更有利于后期剪裁和突出主体。 另外,一只稳定的三脚架也是必不可少的。 好的,回答到此。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索尼RX10M4试拍(600/f2.4) 600,佳能最佳 600或800定焦 拍鸟有一句调侃:镜头永远不够长。但从比较专业的角度讲,最常用的是两款镜头: 600mm/f4,俗称640,也就是焦距600毫米最大光圈f4的定焦镜头,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条件下的拍摄。但因为640很笨重,都要配合高级三脚架和云台一起使用,因此,另一款镜头也是常用——400mm/f5.6定焦镜头(佳能),俗称456,手持拍摄成像佳且极其轻便。 除去上述两款镜头,还有适马长焦变焦镜头可选,价格很有竞争力,但使用者较少些。 428,640,856,有了这三只头拍鸟齐活。
-
正常的钓鱼竿,多长最好?
本人作为钓鱼爱好者,钓龄四十多年,过去7一80年代用自制竹杆,用1.8米一4米手竿不等,自制竹车杆1.2一2.1米左右,一次带两支,改革开放后,钓鱼具丰富市场,改用机杆利于随带,收伸自入。其实,自我认为手杆钓鱼优点,抢鱼快,下竿快,长短是根据水深浅,地情而认,缺点,易遇大鱼,挂底,切线,断竿,等。在平坦地带行,但有障碍地段,如:草洞,刺棚,矮树下,五至六米,甚至于十多米的斜坡,湖、库中间,等无法使用。 矶竿,无任在什么水域,水情,地势一般都可适用,可远可近,可深可浅,可长可短,在有障碍,高坡,矮树,小沟都能运行自入。遇大鱼可收放线都行,挂底不会断竿,可投几十米,收放自入。由如海竿,但比海竿方便,控鱼性更好。在地形复杂,急流,岩洞,草洞,桥上,等一般都行。用线1.5号至2号线,几十斤的鱼没问题,缺点,竿重,手累,大拇指累。一般本人出钓,熟悉的水域,手杆2.7米至5.4米都带。出外陌生水域,矶竿2.1米4.5米各带一竿。只代表本人而认,文才有限,多谢钓友们交流。 鱼竿长度2.7,3.6,4.5,5.4,6.3,7.2来分,现在还有3.9,4.8,5.7等 1.正常情况下,3.6-4.5的竿使用是最顺手的,适用于抽竿,提竿效频繁的情况,且水深宜在1.5米到3.5米的水深,要根据钓水深来选择杆的长度 2.如果要快速的抽拉蓝刀等小鱼,一般用2.7-3.6的小而细的竿 3.若钓水深超过4米的,就建议用更长的竿,如5.4,5.7,甚至更长,但长杆赶竿会辛苦,适合于守大物 4.还有就是赌塘钓大草,黑鲩,他们都用6.3,7.2甚至更长,本人没用过这么长的 所以说,我们要根据钓位水深情况来定多长的鱼竿! 正常钓鱼,竿子多长最好? 阅文之前,温馨提示:快乐出钓,安全第一!文明作钓,垃圾带走!为娱而钓,幼鱼放流! 从1.8米到十多米,每一个长度,每一个型号的钓竿都有它的优劣!具体用多长的竿作钓,还需从多方面考虑!下面就一一浅析下。 一:根据钓点环境 1.钓点环境安静时,鱼类敢靠近岸边觅食,可适当用短一些的竿子,反之环境喧闹时用竿要长一些! 2.身边钓友全用短竿时自己也要用短竿。都用短竿说明鱼在近岸,同时如果自己一个人用长竿,会招其他钓友意见!反之则用长竿,鱼都在里面,用短竿也钓不到! 3.钓点水浅时,鱼一般会躲在远处,很少近岸觅食。这时适当用长竿。钓点水深时(不是太深),这时可适当用短一些的钓竿! 二:根据出钓时间 1.初春、深秋、冬季天气寒冷时,鱼多藏于相对水温稍高的深水区。夏季伏天,天气炎热时鱼又多藏于水温稍底的深水区,这时适合用长竿!其余季节,气温适宜,适合用短竿! 2.白天作钓时,因光线强烈,外界声音大,这时相对用竿要长一些!夜钓因光线暗较安静,鱼多会近岸觅食,这时相对用竿要短一些! 3.雨天或涨水时,鱼会靠近岸边觅食,相对用竿短一些!晴天或退水时,鱼会躲在远处深水,适当用竿长一些! 三:根据水域面积 1.垂钓小河沟、池塘等小水域。这种小水域面积小,水位不会很深,并且大鱼相对较少,这时适当用竿短一些! 2.垂钓大型水库、江河、湖泊等大面积水域。这种大面积水域水位通常很深,并且一般以大鱼为作钓目标,这时适当用竿长一些! 四:根据对象鱼种 1.垂钓白条、鲫鱼等小型鱼时,因小型鱼多靠近岸边,同时钓法多以打频为主,这时适当用竿短一些! 2.垂钓鲤草青等大型鱼时,因大型鱼警惕性较高,多隐藏于离岸远的深水区,这时适当用竿长一些! 总之:钓无定律,活学灵用!用竿长短上亦如此!根据时间、天气、水情、鱼情等因素,用竿长短上也是随时改变的! 以上便为个人对用竿长短的一个浅析!不足不对之处,敬请钓友们留言补充指正!祝广大钓友们:长竿短竿,双飞爆连! 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有点意思,烦请加个关注!更多更好的钓鱼问题及视频期,待与您探讨分享! 看你钓什么鱼,在哪里钓。如果是普通的随便钓我觉得5.4最好,如果你是新手4.5也可以,这个比较适合普通的水塘,河流。如果是要去水库这个夏季6.3起步,但是如果是刚开始学习钓鱼,建议去精养鱼池,可以培养一下兴趣,如果刚开始就去水库有可能就会丧失兴趣,水库的鱼比较难钓,如果是刚开始学习钓鱼,而且针对水域在江河塘,建议4.5-5.4就可以满足,新手建议37调性。如果是去水库钓鱼建议6.3-7.2这个季节鱼都在深水,短杆不太适合。如果是老手可以考虑入手28调性哦。 非常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鱼竿是我们钓鱼人手臂的延伸,是和鱼搏斗的主要武器,我们主要是利用鱼竿的腰力,调性来将大鱼的力气卸掉,即使飞鱼也是和鱼竿硬度有关的。那么一支好的鱼竿就是我们趁手的武器,在作钓中就能充分享受钓鱼的乐趣,但是在鱼竿的长度上面的选择还是比较大的,对于经常使用台钓法的钓友来说,其尺寸是比较多,从2.7米到6.3米,甚至是更长的鱼竿。面对全尺寸的鱼竿,我们在施钓的时候到底使用哪种长度规格的,那么就众说纷纭了,针对不同的情况,其选择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今天就来聊一聊多长的鱼竿是最好的。 根据水情来选择 由水深来决定:不是说有水的地方就有鱼的,准确的来说,水位达到一定的深度,才会藏鱼,才会有鱼能被我们钓,所以水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鱼的基础条件。面对不同的水深,我们使用的鱼竿长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深水使用的鱼竿肯定要长一点,这样鱼线够长,才能钓底,浅水的话鱼竿就要使用短一点,比如:在半米深的地方作钓,如果是长杆其风线太长是有影响的,浮漂太长也是会容易造成缠绕的。由水域面积来决定:虽然我国幅员辽阔,水域众多,但是水域面积肯定是有大小之分的,在一些江河湖库里作钓,就得用长杆,因为水域面积大了,鱼就比较分散,离岸越远钓获的几率就越大,基本上以6.3米为基础再延长。而在一些农村生产队等小水域作钓,可以使用短一点的鱼竿,比如4.5米左右的都行,如果是架钓台的话,可以降到更短的长度,钓起来也更轻松。由水面障碍物来决定:光水区作钓自然方便轻松,但是有障碍物的地方才能经常藏鱼,所以我们使用的鱼竿长度也是由其决定的。对于水面水草比较多的水域,就需要加长鱼竿的长度,必要的时候会使用十几米的鱼竿,采用长杆短线的钓法,钓草洞草头,才能更方便高效的上鱼。 根据鱼情来选择 由对象鱼来决定:自然水域的鱼,其个体大小是不一样的,生活的水层也是不同的,正是因为如此,野钓才充满乐趣,我们根本不知道下一杆到底是什么鱼。针对对象鱼的大小不同,基本的选择就是大鱼使用长杆,才能有更强的硬度,更好的腰力,更多的回旋余地去和鱼搏斗;而小鱼使用短杆,其重量更轻,调性更软,能充分过手瘾,也能将抽竿的频率打起来。针对对象鱼的生活水层的不同,作钓上层的鱼类,我们可以适当使用更短的鱼竿,因为作钓水深浅,风线就长,就能钓的更远;但要是钓底层鱼类的话,水线就更长,而风线又不能减少,所以只能通过加长鱼竿长度来增加鱼线的长度,才能顺利将钓鱼进行下去。由鱼口好坏来决定:每个钓鱼人都会遇到鱼情好和坏的时候,鱼口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适当使用比较短的鱼竿,这样抛竿频率就更快,轻量的鱼竿对胳膊的压力也比较小一点,如果窝点比较远,可以采取架设钓台等方法来应对。而鱼口比较差的时候,就可以使用长杆进行守钓,当然短杆也是可以的,但相比较而言鱼是愿意呆在远水区域的。 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 追求手感:钓鱼到了一定的程度,完全就不是为了鱼获而去出钓的,再说现在野钓资源也比较差,钓钓小鱼是常态,那么只有短杆才能将钓小鱼的乐趣体现出来,就是手感的问题,一般采用3.6米或者3.9米的,三七调的鱼竿是比较能拉出手感的。追求安逸:有的钓友钓鱼,完全是想和自然亲近,享受闲暇的时光,同时也不想钓小鱼,那么就使用长杆守钓,然后躺在旁边休息,即使钓不到鱼,这山山水水,自然风光已经能让自己如痴如醉,享受到安逸的生活和作钓,那么长杆是最合适的选择。 最后总结 通过以上的说明,在选择鱼竿的时候,还是要看我们作钓的水情,鱼情是什么样的,同时也要看作钓的目的和动机如何。当水深,水域面积大,障碍物多,对象鱼大,鱼口差,或者是追求安逸的作钓时,就可以使用长杆作钓,在6.3米左右的都行。当水浅,水域面积小,光水区域,对象鱼小,鱼口好,追求手感的时候,就要选用短杆作钓,这样更有效率,也更适合打频率,手感也能到位。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关注评论留言! 1 其实鱼竿长度是根据环境分的,小溪浅水一般适合用3.6以及以下的鱼竿 2 堤坝处,水深,陡峭,以及鱼排,适合用2.5米以下筏竿或者手竿 3 4米左右鱼竿,3.6到4,2,适合水库或者河流旁无障碍钓点 4 4.5米左右的鱼竿,适合地形广泛,有障碍能钓,小水域也能钓 5 5.4到6.3鱼竿,适合钓水库,配大线守钓大鱼,毕竟鱼竿重提竿次数多较累 6 7米以上大竿,老钓友的绝活,一般人玩不起来,适合有障碍又浅滩的大水库 承解答问题,尽量细致,明了的宗旨为钓友解惑。钓鱼“留大放小”,“垃圾带走,分类放置”。 正常的钓鱼竿,多长最好?对于这个问题,个人的观点是:鱼竿的长短没有最好,只有合不合适。想要选择合适长度的鱼竿,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选择: 根据作钓时机不同来选择鱼竿长短 根据作钓鱼种不同来选择鱼竿长短 根据作钓水面大小来选择鱼竿长短 我本人喜欢很野钓。鱼竿我最短我用过2.7米,最长用过7.2米。而中间的其它正常尺寸像3.6米,4.5米,5.4米,6.3米这些都在渔具包里。也就是说我从2.7-7.2米的鱼竿都是有的,也是都用过的。 我今天就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作钓经历,结合自己选择鱼竿的习惯来回答下这个问题,供钓友们参考下: 根据作钓时机不同来选择鱼竿长短 这里所说的作钓时机具体是指作钓的时间。由于一年四季气温不同,鱼儿的活性也是有所不同的,它们活动,觅食和栖息的水域也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完全是可以根据这点来选择鱼竿长短。 根据一年四季来选择鱼竿长度 春天 我想钓鱼人都听过“春钓滩”这句话,这句鱼谚的意思是在春天最好选择钓浅滩,而浅滩以近岸为主。所以,这个时候选择可以以短杆为主,一般4.5和3.6米长的鱼竿足够了。 夏天 夏天由于早上和傍晚温度不高和较为平稳,而这时又是鱼儿觅食的时期,所以,这个时候选择短杆较为适宜。比如2.7和3.6米都是可以的。 而到了中午前后,温度已经明显的升高了,这时的鱼儿躲到深水区乘凉去了,所以,这个时候最好选择钓深水,选择4.5米长的鱼竿较为合适。 秋天 秋天分为早秋,中秋和深秋这三个时间段。早秋由于气温较高,所以,选择鱼竿的长短还是可以按照夏天一样的原则。 到了中秋,温度较为适宜,鱼儿比较活跃,这个时候钓近钓远都是可以的,所以,鱼竿在长短尺寸选择上就显得没那么严格了。这个时候,选择3.6米和4.5米甚至再长一点鱼竿都是可以的。 而到了晚秋,气温变凉,鱼儿已经不怎么原因待在浅水了。所以,这个时候鱼竿在长短尺寸选择就需要稍长一点了,一般4.5和5.4米较为合适。 冬天 由于冬天气温较低,鱼儿在深水区藏匿,所以,这个时候应该选择钓深水,作钓选择5.4米以上的鱼竿较为合适。 根据一天的作钓时间来选择鱼竿长度 在白天作钓时,鱼竿长短尺寸可以根据季节不同选择不同的尺寸。但要是选择夜钓的话,就需要注意了。 夜晚较为安静,鱼儿警惕性放松,以靠边觅食,所以,夜钓的话鱼竿长度尺寸的选择和白天一样或者再短一点的鱼竿较为合适。具体尺寸是多长,还是需要根据当时的季节来选择的。 小结: 根据作钓时机来选择鱼竿的长短,实际上就是根据季节不同鱼儿藏匿的地点不同来作为选择依据的。气温越高或者越低,鱼儿越是不易到浅水,需要选择长杆。气温较为适宜,鱼儿越是喜欢到近岸浅水觅食,毕竟食物还是近岸浅水居多。 根据作钓鱼种不同来选择鱼竿长短 钓中小型鱼种 中小型鱼种,最为代表的是鲫鱼。我们在钓鲫鱼的时候,一般选择的鱼竿都是以短杆为主的。因为鲫鱼属于中小型鱼种,它们喜欢在浅水水域觅食。而钓浅水水域,使用短竿是要好于长竿的。 钓大型鱼种 我们知道鱼儿体型越大,越不易靠边。因为它们知道,虽然近岸浅水食物丰富,但近岸危险也多。所以,钓大型鱼种就需要钓远钓深,当然要配长竿了。比如:手竿钓鲤鱼,钓鲢鳙,草鱼等大型鱼种的时候,使用长竿的效果是要好于短杆的。 小结: 根据鱼种的不同来选择鱼竿的长短,实际上是把鱼儿活动的水域来作为选择依据的。鱼体越小,越易靠边觅食(短竿),鱼儿体型越大,越不易靠边觅食(长竿)。 根据作钓水面的大小来选择鱼竿长短 作钓在小水面 这里所说的小水面,一般指小沟小河,人工渠道,小型水闸等处。这类的水域一般整体水不深,水面不大,边上水草较为丰富,鱼儿体型不大等特点。在此水域作钓,个人认为选用短竿足够了。就像我这边这个水域,我现在就是选择3.6米和2.7米长的鱼竿。 作钓在大水面 这里所说的大水面,一般指水库,湖泊等。这类的水域,一般整体水较深,水面很大,大鱼较多等特点。…
-
牛的寿命一般有多长?
牛过去是人的好伙伴、好帮手,现在却成了满足人口腹之欲的机器,社会的发展有时是冷酷。 牛的寿命有多长,我想有些人并不清楚。同牛不同命,命好能有二三十年的寿命;命不好,只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下面我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享。 1、如果是奶牛,寿命不会超过10年,多数使用年限在6年左右,然后就被牛场淘汰,奶牛的江湖很无情,没有利用价值就被主人们抛弃了。淘汰后大体有两个去向,一是去了屠宰厂,二是被卖掉做普通母牛,这属于运气好的,寿命能延长几年。 2、肉牛最悲催,尽管从生物学角度能活二三十年,但实际能看到太阳的日子只有1年左右。 3、以前的黄牛、水牛,由于具有耕地、交通的属性,往往可以高寿,多数都能度过10几年的光阴,寿命长者能在20岁以上。他们去之前的那些日子,有时会流泪,让人叹息。 4、在今天,用于繁殖的母牛实际寿命要长一些。牛的繁殖使用年限受品种、饲养管理而异,一般不会超过15年,多数时候在10年左右。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关注、点赞和转发哦。 牛的寿命一般有多长? 牛是人类的好朋友,老张家住江边,记得小时候家里养牛是一头大水牛,那个时候村子里干农活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养牛,大多数都是水牛,也有的是黄牛。一般来说水牛的寿命要比黄牛长一点,水牛一般寿终正寝大概15-18年,黄牛则只有12-15年,所以说牛一般的寿命在12-18年之间,大概15年左右,这也就是“好牛十八春”的意思,意思是好牛也就十八年的寿命。 老养牛的都知道看你是从牙口看的,有“望三折二,涨四捆六”的说法,意思是牛从出生牙口可以分为奶牙、对牙、四牙、六牙、圆口、老圆口(部分地区也叫作原口、对牙、四牙、六牙、边牙、挂线、新白口、苞谷蒂蒂),一般来说牛六牙到圆口这段时间牛正值壮年,老圆口后牛基本也就再能活个五年左右了。 牛一般三、四岁左右换掉奶牙,这个时候牛就差不多迈入成年了,因为发情了,以前家里牛等到发情个两三次之后就可以拉去配种了,牛配种比较贵,一次300元左右,不过现在大家都不用公牛配种了,改用人工配种,一次150 ,国家还补贴20元。 现在养殖场的牛基本都活不到这个年纪,一般10-12个月就出栏就宰杀了(除了母牛),所以牛一般很少有活到寿终正寝的,如果寿终正寝的话也就15年上下! 一般牛可以活二三十年吧,它的生长期是4年,根据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大概是生长期的5-7倍,所以牛的最高自然寿命是35年,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可以通过牛的牙齿来判断牛的年龄,对牙,也就是出生后长出来的乳牙,这种牙洁白而比较小,有比较明显的齿颈,齿间的缝隙比较大。而乳牙更换后长出来的牙齿叫永久齿,这种齿比较大而且很厚,有点发黄,排列很整齐,互相之间比较密,牛犊出生15天左右就开始长出第一对乳牙,4-5个月会长出4对乳牙,在三岁时候,水牛的第一对乳牙会掉落,黄牛还要快一点,一般两岁就掉了,以后每年会更换一对牙,水牛6岁的时候会换完,而黄牛大概是5岁。 等到永久牙长满了,就会慢慢磨损,会出现间隙变大,牙齿本身会有印记,大概1年会磨损一对。 根据这些你可以大概判断牛的年龄。 说一下我的观点,关于牛要分两种: 一种是水牛,还有就是黄牛。水牛的寿命比黄牛大10岁左右,听以前老年人说水牛能活到30岁左右,黄牛则20岁左右。我有点相信,因为我小的时候记得我家养了一头水母牛,那牛的角是往下弯的,超在颈子下面,看样子年纪满大的了,有一年快要过年了下着大雪,我把中牵到水井边去吃水我家到水井大约也就是半公里路程,吃了回来的路上牛就睡下去了怎么打也不起来,即时候我大概十岁左右就跑回家叫我爸,他们去了也没办法后来用很多干的稻草给它围在身上保暖等第二天早上去看已经死了,那时候是集体生产,队上的人就组织起去把牛皮剖开把牛肉割下来分给每家每户,他们议论这头牛巳经有28岁了还说黄牛最多在20岁左右。所以我有点相信。在我们山区牛是养身父母,没有牛就没法耕种,那时候的农村全靠耕种出来的庄稼养活息命,但缺少了牛就不行,季节过了种出来的粮食就少有收成,所以我们山区把牛当父母看待。后来我们渐渐地长大了听那些买卖牛的人说什么奶牙几岁,四牙、六牙、圆口的还有什么二道黄泉,又说什么水牛十岁正好买,黄牛十岁正好卖,这是他们老一辈的经念。实在的说牛确实很辛苦一天要耕几亩地,假如没牛用人工挖一人一天能挖多少地,所以没牛就不行。再说牛寿命有多长伺养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人家养得好,看上去牛就很有精神似的,如果你伺养不好它连走路都困难,农村俗话说:年猪月马十天牛,意思就是养猪要时间长才看得出它生长的变化,马养一个月就看得出变化,而牛呢只要10天就能看得出它的生长变化,所以伺养也对牛的寿命有关。我分析有不对的地方请阅读者提出批评,若觉得不错请点个赞。谢谢! 儿时在乡下见过一头公水牛是老死的,1958年政府分配给生产队的牛崽,1989年死去,那时此牛已归私人所有,主人灌着喂粥已经半年,牛死后村里人抬着上山埋掉。 在中国牛的生命很短,以前用牛帮忙干活农活的时代命还长一点,如今的牛全是拿来食用,成年了基本杀了卖肉卖皮,短的时间一年命丧,因为很多人钟意食用牛仔肉,长的时间3至4年,种牛除外。有专家说过: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牛的生长期是4年左右,所以牛的寿命在20-30年左右。 牛的寿命一般有多长? 农村里70后及少量的80后的年轻人,在小时候应该都有过放牛的经历。农夫就属于80后,小时候就放过牛,对于那段岁月现在还记忆犹新。因为在过去农民都是围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转悠,需要干的农活实在太多了。如果家中没有一头牛,真的是相当辛苦的,像翻耕土地、水田,这些都是很耗力气的体力活。如果单纯人工来操作的话,那费时费力而且还效率不高,可是有了牛则不一样了。 小孩子总是很善良的,其实农民也是善良的,对于很多自家所养殖 的动物,尤其是时间越长就越有感情。小时候家里所养的那头牛,差不多有十年了,但是最后因为岁数大了,它的前右腿站起来都费劲了,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把它卖掉了。那一般牛的寿命有多长呢? 有人说,牛的寿命长短取决于主人。这话是不假,但是在过去牛的寿命普遍都是比较长的,因为以前农民养牛只有一个最简单的目的,那就是希望它能分担农活的负担,并不是养牛来卖钱,或者是用来吃肉的。因此,以前人养牛都是会悉心照料的,并且把它当成是家中吃成员之一。 在农村里所养的牛,主要是水牛和黄牛为主,水田地区的则主要是水牛,因为水牛会游泳。农夫家里以前所养的就是水牛。而在一些山区则主要是养黄牛,用它来耕旱地、拉东西是不错的。这两种牛的寿命都是差不多的,饲养好的话,普遍都能活到15-20年。有些寿命长的还能到30年哦,但是比较少。因为以前的牛要干很多的农活,再加上吃的东西也不怎么好,所以一生是劳碌命,自然寿命多数不长,普遍都是十多年。这在农村的众多家畜中算得上是长寿的了。 现在农村里养牛的少了,有些也是专业的养殖户了,他们是以卖肉为主的,所以牛的寿命不长,并且也过得不幸福。因为再也没有人放牛了,它们就和动物园的动物一样,是没有自由可言的。 在你家养过牛吗?最长的寿命是多少年呢? 牛的寿命一般有多长? 以前在农村经常能看到牛,但是近几年养牛的越来越少,不过我们邻居家养了几头牛,他家还卖新鲜的牛奶,偶尔早上被妈妈使唤去邻居家买一些牛奶回来喝。记得去年快过年的时候,邻居的牛不知道怎么跑出去一头,爸爸还有几个邻居还帮忙去找,好像是找了一天一夜,终于在一个距离我们村子有几十里地的一个村子找到了。废话不多说了,回归正题,牛的寿命有多久呢?因为我们这边都是黄牛,老黄牛的寿命在20-30年之间,但是大多在20年左右。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们讲一些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了奶奶讲关于牛寿命的故事,当然牛在这个故事中只占一小部分。 第一天,神创造了猴子,神对猴子说,我给你20年的寿命,但是你要娱乐人类,逗他们开心,但是你只能吃香蕉。猴子对伸说,我每天那么辛苦逗人类开心,还只能吃香蕉,我要10年的寿面就好,剩下的10年还给你。神同意了。第二天,神创造了牛,神对牛说,你要每天都在地里耕田,还有给人类提供牛奶,要每天从太阳升起就开始工作,到太阳落下才能休息,但是你只能吃草,我给你50年的寿命。牛听后说,每天这么辛苦,不仅白天要干活,还要给人类提供牛奶,只能吃草,我要20年的寿命就好了,剩下的寿命还给你。神听到后说好。 第三天,神创造了狗,神对狗说,你每天都要在家门口替人类看好家园,千万不能让陌生人进入到主人的家里,我给你25年的寿命,但是你只能吃主人吃剩的东西。狗听后说我每天那么辛苦还只能吃主人剩下的食物,我活15年就好,剩下的十年还给你。神听后便同意了。第四天,神创造了人类。神对人类说你每天都可以尽情的玩耍吃饭睡觉,什么都不用干,我给你20年的寿命。人类听完便抗议到,这么好的生活为什么只给我20年,我要更多的寿命享受生活。神听后便对人类说,这样吧,牛还给我30年的寿命我给你,猴子还给我10年的寿命也给你,狗还给我10年的寿命也给你,你看这样行么。人类听到后算了算,加上自己的20年足足有70年的时间,这回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 奶奶讲的这个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就是讲人的这一辈子,在前二十年,享受生活,之后30年,向牛一样的工作,随后的10年像猴子一样逗孙子,最后十年,像狗一样坐在门口看家。 牛的寿命是20~30年,其生长期为4年。结合实际的寿命记录,人们得出了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的结论。牛的生长期长达3-5年,因此,牛的自然寿命应该是15-35年。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谢邀。 在2008年,韩国有一部惊世之作(纪录片)上映,叫《牛铃之声 워낭소리》。在豆瓣上8.7分的高分,即使在高分偏多的纪录片领域,也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年上映的时候,引得韩国总统买票去电影院看,并且亲自接见了该作品的导演李忠烈。 这部电影的核心,就是介绍了,一头为主角家中服务了40多年的老黄牛,老伴、子女等等都想杀了它的故事。故事的内核无非是劳动、需要与被需要、亲情、家庭、老无所依等社会问题。 但,这个故事里的主角之一,老黄牛能活40多岁,其实也是蛮厉害的。 一般来说,牛的寿命在15年左右,而奶牛就更惨了,普遍6-8年的寿命。 纪录片里的黄牛之所以能活到40多岁,和主角的悉心照料有莫大关系。既让牛感觉到了被需要,每天都有一点劳动量,又不会劳动量过大。 所以,牛如果不作为纯牲口,而是更多像宠物和家人一样养的话,活到40也不是梦。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毕竟,我辣么萌~ 牛的寿命一般十五至十八岁。牛有水牛和黄牛之分、有耕牛和菜牛(肉牛)之分、有公牛(尖子)和母牛(王骚)之分,奶牛出牛奶价值最高。耕牛对我国从前农业的贡献不可磨灭,对大集体和前30年的责任制不可或缺,人们不会忘记耕牛曾经对我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农民对牛是有感情的。 牛同人性,是种田能手,当人杀牛时,牛知道命已至此,下跪求饶,哀求流泪。大集体生产队最好的耕牛,会许愿让牛老死,死后埋葬而不吃其肉,以此敬重和感谢此牛,对集体的贡献。 有很少的牛也很贱,它不听话,叫它不要吃庄稼,它偏要吃。耕田耕地时叫它走,它偏不走,还在田地睡,百鞭子打还不愿意起来。有的牛还发疯,变疯是有一个过程,首先红眼睛,过段时间勾头,进而横身,最后追人和触人。只要人会观察,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安全起见,把它处理掉为上策。打个不好的比方,贱牛和疯牛好象人类的犯人和疯子一样。 牛在三岁之时,相当于人在十七八这个年龄段,三岁之前要驯好,也是牛最好出售的时期,净黑或净黄的对齿公牛最值钱,农村最值钱的耕牛用一句话就是:骚尖对齿一根毛。穿牛鼻其实有讲究,在一岁半适合穿鼻,先把牛鼻紧柔,柔到只剩皮为止,鼻肉挤压到周围处,再一穿就准,牛的痛苦自然减轻。 现在农产品不值钱,农村男女壮劳力都在全国各大各小城市打工挣钱,即使有种田的,也很少用耕牛耕田耕地,而是用的是铁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耕牛将退出历史舞台。牛的发展方向是奶牛和食用牛(肉牛),但牛听人话将永存在人的记载中,除奶牛、种牛和持殊牛群外,多数牛是活不到十五至十八岁的应有寿命,但我们农民工要永远歌颂耕牛,我们农民工要重温鲁迅先生对牛情有独钟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腑首甘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