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都城

  • 夏、商、周的都城分别是今天的哪里?五帝的都城呢?

    三皇五帝时期属于古史中的传说时代,这个阶段处于原始部落时期并没有形成国家的概念,当然都城也就不会出现。这一时期主要是以部落的活动区域来划分,而且流动性比较大。夏朝建立后,原始部落过渡到奴隶制国家,才出现了都城。 五帝部落联盟的都城 《史记》卷六七中的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这五位也得到了史家有限度的承认。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五位部落联盟首领的都城。 黄帝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700年之后的近百年间,他是继神农之后崛起的部落首领。黄帝打败蚩尤而成为天下共主。《史记》说黄帝“邑于涿鹿之阿”,意思是黄帝在“阿”建都。就是现在的河北保定的徐水漕河空城。 颛顼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342年之后的近百年间,他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少年时期辅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后打败共工成为天下共主。颛顼的都城共有三处,一是穷桑(山东曲阜),二是商丘(河南商丘),三是于帝丘(河南濮阳)。 帝喾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275年之后的近百年间,他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侄子。帝喾的祖父是少昊,父亲是蟜极。帝喾在30岁时继承颛顼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他以“亳”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 尧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188年之后的近一百二十多年间,他是帝喾之子。尧13岁时被封于陶,15岁时改封于平阳,20岁时代兄长帝挚为天子,以平阳为都城,平阳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尧在位七十年,禅位二十八年后死去。 舜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128年之后的近百年间,他是轩辕黄帝的九世孙,出生于姚墟或诸冯。舜的帝位是尧禅让的,他的都城是蒲坂,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永济。 夏、商、周的都城所在 夏朝 夏朝是在公元前2070年都大禹之子启所建立,是史书中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大约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初期,共延续约471年,传14代共17帝。夏朝共由12个氏族部落组成,区域中心大概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和禹州一带。 夏朝的都城共有10个,启定都阳翟共15年(河南许昌禹州),太康、仲康和夏桀定都在斟鄩共69年(河南偃师),相先后定都商丘(河南商丘睢阳区)和帝丘(河南濮阳南)共30年,羿、寒浞篡夏后先后定都鉏(河南滑县)和穷石(河南孟县)共45年。 少康先后定都纶城共21年(河南商丘虞城),杼定都原共17年(河南济源),槐、芒、泄、不降、扃五位帝王都定都在老丘共164年(河南开封祥符区),廑、孔甲、皋、发四位帝王定都西河共35年(河南安阳东南)。 以上都城有考古实物的只有斟鄩,也就是河南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还有一个是大禹的都城阳城,河南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这两座遗址都与史书中记载夏王朝的基本情况相符,但是缺乏最重要的相关文字记载。 商朝 商朝是在公元前1600年由商汤所建,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我国第一个有直接相关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共延续500多年,传17世共31王。商汤率军在鸣条之战中将夏朝灭亡,帝辛于牧野之战后宣告了商的灭亡。 商朝的都城共有7个,大乙汤到大戊密九位君主定都亳共178年(河南商丘),中丁庄和卜壬发定都嚣共35年(河南郑州),戋甲整定都相共8年(河南安阳内黄县),且乙滕到且丁新四位君主定都西亳共48年(河南洛阳)。 南庚更与象甲和定都奄共12年(山东曲阜),般庚旬到帝辛受十三位君主定都殷共168年(河南安阳),帝辛受定都朝歌1年(河南鹤壁市淇县朝歌镇)。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所证实的商朝都城遗址。殷墟遗址的发掘,确证了商王朝的存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周朝 周朝是在公元前1046年由周武王姬发所建,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世袭制王朝。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共享国791年,传国君30代共37王。 周朝共有6个都城,周武王到周昭王四位君王先后定都镐京(陕西西安西南)和成周(河南洛阳)共275年,周穆王和周共王定都郑共65年(陕西渭南华县),周懿王到周携王九位君王定都犬丘共145年(陕西兴平)。东周先后定都洛(河南洛阳)和巩(河南巩义)。 伏羲、神农和有巢氏的都城 伏羲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852年到前2737年,据史料记载,伏羲的都城为陈(河南周口淮阳县);神农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737年到前2699年,神农的都城为鲁(山东曲阜);有巢氏大约生活在距今6500年左右,居住在安徽巢湖一带,后迁到山西吕梁兴县一带。 “五帝”原指五方上帝,后来也指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如果说到建都问题,应该是指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五帝”是个综合称呼,又不拘于究竟是哪五个人,一般来说就是指:黄帝、神农、伏羲、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几个人。 所谓的“建都”在上古期也就是指一个部落的主要聚落,并在此基础上建起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制度,具有多项功能的城邑。比如有城墙,有宫城,田宅分离,有作坊等等,体现一定的社会或礼制思想。 关于上古部落的活动地区,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里说,“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于江、淮,至,长老皆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司马迁说的这个范围西到空峒就是现在甘肃平凉,北到涿鹿就是现在河北张家口,东到大海,南到长江、淮河,这个大范围的区域之内都是上古部华夏部落的活动地区。 黄帝、炎帝都生于少典部落,三国谯周说少典是有熊的国君,西晋皇甫谧认为有熊在河南新郑。皇帝成于姬水而姬为姓,炎帝成于姜水而以姜为姓。根据古代关于姬姓的传说流传的区域,黄帝的部落发祥地大致在现在陕西北部。炎帝部落发祥地“姜水”大致在陕西渭河上游一带。《水经注》说“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 伏羲应该是比黄帝、炎帝生活时代早的人物,但是《礼记》把他算到五帝里面。伏羲的生活时代应该是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里说伏羲生于成纪,就是现在的甘肃天水,又说他都于陈,有种观点认为“陈”是现在的河南淮阳。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说伏羲和女娲属于上古的苗蛮集团,生活的中心在现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 有的观点认为伏羲和太昊是一个人,而有的观点则认为伏羲和太昊不是一个人,河南淮阳的是太昊陵不是伏羲陵,太昊是东夷部落的首领,是五帝上帝里的青帝。只是在汉朝以后,太昊才被和伏羲合而为一了。《左传》里说“陈,太皞之虚也。”任、宿、须句、颛臾这些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都是风姓的太昊后裔,封地都离济水不远,掌管太昊和济水的祭祀。太昊部落的迁徏路线应该是从济水一带而迁到陈,即淮阳。 东夷部落另一个早期首领是少昊。《左传》里说“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虚”,这是说周公东征践奄,灭了这个东夷古国,成王就把商与奄的遗民封给周公之子伯禽,让他在少昊之虚建国,这就是后来的鲁国。少昊建国立都的地方在现在山东曲阜。 颛顼在《山海经》的记载里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有的观点认为颛顼属于华夏集团,当华夏集团从陕西、甘肃一带黄土高原东迁时到达河南、山东、河北边界的平原,这时与东夷开始有了争夺,继而又各自相安,也就难免文化、血统交错相杂,所以会有少昊孺颛顼这样的事。颛顼与共工氏相争,共工氏在河南辉县,颛顼在与之不远的濮阳。 帝喾这个人关于他的资料太少。帝喾高辛氏,《史记集解》说“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名;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上古质故也。”“高辛”这个地方在河南商丘。《帝王世纪》说他“三十登位,都亳。” 尧帝的封地“唐”在山西。《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宗国都城记》“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汉书*地理志》载:“晋阳本唐国,尧始都于此。”《竹书纪年》说后来尧年老德衰,舜将尧囚于阳城而夺得天子之位。“阳城”在现在的山西临汾。所以有种观点认为陶寺遗址是尧都。 《穀梁传》说“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虞舜及夏殷皆都焉”。舜的都城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认为舜都在蒲坂,唐代李泰《括地志*蒲州*河东县》:河东县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还有一种认为舜的都城有潘城,就是河北涿鹿。《水经济》“漯水经潘县故城,或云舜所都也。”关于蒲坂也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是平阳,有的认为是永济。 禹的居住地在不同的史籍里有不同的记载:《孟子》“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也说“禹居阳城”《世本》“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史记*夏本纪》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反正不是阳城就是平阳、安邑、晋阳。阳城,有可能在登封。安邑在运城夏县。 夏代的都城现在未有定论,而且早期王朝也不会是自始至终只有一都。夏朝的主要活动区域最集中的两处:河南中部洛阳平原及周围还有山西西南汾河下游,都有可能有夏的都城,包括登封、禹州、巩义、偃师等等。从史籍里看,夏朝的主要居住地提到很多处:阳城、阳翟、帝丘、斟鄩等等。 史载商王朝第一座都城是“西亳”。商朝前期都城迁徏非常频繁,如《竹书纪年》所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说:祖乙迁邢、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又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后来考古挖掘的河南安阳“殷墟”就是盘庚时的都城“北蒙”。 周的都城在先周时岐山周原建有旧京,位置在现在宝鸡的周原遗址。文王作丰、武王作镐,丰镐在现在山西西安,就是所称之“宗周”。成王营建新邑,就是洛邑,称之为“成周”,是东周时期的王城所在地。 国都是一国的中心,君王在此治理天下,其地位非常显赫。历朝历代的君主为了长久治理,往往进行慎重的考量,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甚至风水、国运的角度综合选址,所以每一个成为都城的城市都有着其独到之处。比如我们现在的首都北京,就曾是燕国、元、明、清等时期的首都。那么,往前追溯,夏、商、周时的都城是今天的哪里?再往前,五帝的都城呢? 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先看看五帝。“五帝”这一称呼原本指的是五方上帝。汉朝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在注释《礼记》时写道:“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苍则灵威仰,赤则赤熛怒,黄则含枢纽,白则白招拒,黑则汁光纪。”也就是说,最早的五帝是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随着历史演变,“五帝”的概念发生变化,成为了五位上古部族首领的统称。关于“五帝”到底是谁?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比如,《战国策》中说五帝是“庖牺、神农、黄帝、尧、舜”,而《吕氏春秋》则认为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各家说法莫衷一是。 今天,我们姑且按照《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即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我们以这五位作为标准,看看他们的首都分别是哪里。 我们先看看“人文初祖”黄帝,他出生在一个名为“有熊”的部落,等他被尊为天子后,便“居轩辕之丘”,定都在自己的出生地有熊,晋朝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便曾写道:“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于是一般认为,黄帝的都城就在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境内。 黄帝之后,他的孙子颛顼成为五帝的下一位。他因辅佐少昊有功而被封于高阳,后来,他击败共工,成为天下共主。刚开始,他定都穷桑,根据《帝王世纪》:“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穷桑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 后来,他又迁都到商丘,这一地名延续至今,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不过不久,他又迁都帝丘,还是在《帝王世纪》中,对这一地名解释道:“颛顼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颛顼的最后一个都城,在今天河南省濮阳市。 颛顼之后是帝喾,他为了带领子民躲避洪水便“以亳为都城。”迁都到了西毫,其位置大致在今天河南省偃师市往西二十里的地方。他之后的尧帝也选择了定都在故乡,他建都的“平阳”,就是今天的山西临汾,为了纪念他,临汾还设立了尧都区。 五帝的最后一位,舜帝,建都在蒲阪,即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市。可见,上古五帝的都城曾设立在河南、山东、山西。到了夏、商、周,首都更是经常变化,根据现代学者推测,可能是由于当时“刀耕火种”的耕作习惯,经常泛滥的洪水导致的。 由于夏、商历经的都城实在太多,笔者在此只提及较为著名的几个。光是开国君主禹就定过三个都城,其中,他开创夏朝后设置的都城叫做阳城,位于现在的河南郑州。后来,夏朝的首都更是迁到过鄩、阳翟、帝丘、夏邑、安邑、原、老丘、西河等地,遍布今天河南的洛阳、禹州、濮阳、济源、开封和山西省的夏县。 商朝刚刚建立时,首都在毫,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后来又迁到帝喾曾经建都的西毫,此后历经位于今郑州的嚣、今濮阳的相,迁回了西毫,最终定在奄,奄和颛顼最初定都的穷桑都属于今天的山东曲阜。经过著名的“盘庚迁殷”,迁都到了殷,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到商朝灭亡时,国都在《封神演义》中著名的“朝歌”,今天的河南淇县。 周朝建立时,首都先在周原(今天陕西省扶风县),后在镐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西北部,周成王时,将都城迁到成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城洛阳。不过此后,周天子仍然大部分时间居于镐京。周懿王时,西戎在镐京滋事侵扰,于是他迁都到犬丘,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南。到了西周灭亡,东周建立,新的首都选择了曾立为首都的成周,并改名雒邑。 相比于后世王朝往往只有一个首都,上古和夏商周时期,王朝的首都变迁更加频繁,而他们选择的都城,大多位于今天的河南一带,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条件、耕作制度都是息息相关的。 夏、商、周的都城分别是今天的哪里?五帝的都城呢? 三皇五帝时期 三皇五帝时期,一开始是没有都城这个概念的,只知道有居住地,慢慢的才知道有都城这个概念。但是到伏羲氏的时候,就很明确了,羲氏定都在陈地。 夏朝时期 夏朝就比较顽皮了,471多年间,一共有16个都城,其中有15个都城在河南境内,只有一个都城在现在的山西境内。 商朝时期 商朝一共统治500多年,在这期间一共有六个都城。其中有四个都城是在河南境内,有两个都城,竟然是在山东境内。 周朝时期 周朝,虽然存世时间最长,约有791年。但是在周朝的时候只有两个都城。西周时期,周朝的都城是镐京(宗周);东周时期,周朝的都城是雒邑(成周)。 我是春秋百晓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夏商周三代之时,都邑多来回迁徙!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 都城迁徙如下: 鲧,崇,今河南洛阳嵩县。大禹,一说安邑或平阳,在今夏县或晋阳;一说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启,初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后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太康、中康,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相,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帝丘,今河南濮阳南。羿,鉏,今河南滑县或山东济南。羿、寒浞,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少康,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县利民镇东南35里;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南。杼,原,今河南济源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杼、槐、芒、泄、不降、扃,老丘,今河南开封祥符区国都里村。廑、孔甲、皋、发,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桀,斟鄩。 依据《竹书纪年》夏朝都邑迁徙如下图: 商朝都城 据《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八迁的地点,历来说法不一。大体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出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围。有人认为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都可能是汤都西亳。成汤灭夏后,自亳至殷,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史稿地图集》的考订,商王朝共有过七个都城,即亳、嚣(隞都)、相、邢、庇、奄、殷(殷墟),至于朝歌是否为商的最后都城,则存在争议。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 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河南商丘)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河北邢台),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公元前1525年,相(今河南内黄)遭洪水,祖乙把国都迁到了耿(今山西河津),祖乙迁至耿的第二年,因发生河患,耿城被摧毁而迁都至庇。 商朝各帝王都邑迁徙如下: 周朝都城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另建成周城洛邑(一说迁都于此)。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咸阳)。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至于三皇五帝都邑传说多在河南、山东、山西三省之间。 三皇五帝时代部落地望考: 有巢氏,来自于巢湖,今安徽中部; 燧人氏,燧明国,今商丘; 伏羲氏,都宛丘,今淮阳; 女娲氏,都娲城,今西华(离淮阳不远); 无怀氏,居怀城,今武涉县; 中央氏,居中河,今洛宁; 中央氏,无怀氏,都象城,今舞阳贾湖; 葛天氏,居葛国,位于宁陵; 大庭氏,居大庭,今临潼; 栗陆氏,居栗国,位于夏邑; 昊英氏,柏皇氏,都遂城,今遂平;…

    娱乐影视 2020-07-25 19:26:35
  • 超震撼!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是怎么回事?现场具体情况是什么

    考古是现在很多朋友感兴趣的话题,最新消息,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具体位置在哪儿?发掘了哪些遗物?一起来看看。 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 5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在10.34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埋葬着超过6000座古墓。201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开始建设之初,按照惯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进驻园区进行例行勘探,没想到却发现了古代墓葬遗迹。 历时5年的发掘,考古人员在10.34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发现了大量古代遗存:超过6000座墓葬,时间轴从战国到秦代,到两汉六朝,再到唐宋时期,最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墓葬的类型包括了崖墓、砖室墓等多种,发掘出土了大量陶、瓷、铜、玉、玻璃、石质等遗物。 出土“郫戈”价值堪比“成都矛” 随着发掘的进一步推进,规模庞大的墓葬群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在发掘的战国墓葬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在铜戈装柄部位刻有郫县“郫”字的郫戈,这个文物的价值不亚于之前在蒲江船棺出土的“成都矛”。专家认为,刻有“郫”字武器的发现,对于历史上郫县的秦代置县考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古蜀走向国家统一行政体系的重要实证材料。秦国在蜀地设置郡县,为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时间一点点推移,考古工作有序推进,各个时期的墓葬也陆续出土了包括陶器,铜器、银器和石质等各类文物。今年3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复工,再次对园区剩下的墓葬进行发掘,在标注为五根松地点的墓群又有了重要的发现。4月16号,记者被允许进入五根松考古发掘现场采访,站在黄土小山坡上,开阔的视野之下,一座座跨越千年,各个时期的古墓一览无余。 五根松的94号墓基本已经发掘完毕,考古绘图人员正在对这里的墓葬形态进行绘制,复原墓葬场景,之后,发掘出的各类器物将被取走修复。而相邻的92号墓,考古发掘工作才刚刚开始。“历时5年多的时间,我们每一天都有新的进展,这个庞大的墓葬群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益州地区的社会经济程度、生产力水平、家庭结构与规模、丧葬思念等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其中出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俳优俑、仙山座、摇钱树、楼宇等文物也是上佳的艺术精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科技园以北或许就是神秘的汉晋广都城 这里曾经是什么地方,为何会有数量如此之多,时间跨度如此之大的墓葬群出现呢?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左志强表示,成都的华阳现在还保留有唐代时期广都城的城址,但文献记载,早在汉晋时期广都城就已经存在,但一直无法考证具体位置。根据目前挖掘掌握的情况可以推断,汉晋时期的广都城的核心区域就在附近!再具体一些,从大量汉晋墓葬靠北的位置来看,汉晋广都城有极大可能就在新川创新科技园以北,而这里就是当时县城的公共墓地。 原标题: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具体位置在哪?附最新挖掘进展 值班主任:高原

    社会新闻 2020-05-14 14:14:26
sareefuck redwap.xyz tamanna hot scene
xnxx video downlod desipornx.mobi secret cam sex videos
sex telugu com dirtyindianporn.info pakistanidesisex
indian pornpics onlyindianporn.me nude trisha
olx thanjavur sobazo.com blazer for men
www indian anti sex onlyindian.net www.yo-movie.com
auntysexvedios fuckindiantube.mobi indian sex videos online
desi video sax rajwap.tv latest sunny leone
xnxx telugu .com newindiantube.mobi sex rajsthan
wife forced porn originalhindiporn.mobi rafe sex
punjabi sexyvideo justindianporn.me brezzer male
priyanka chopra open sex photo hotmoza.tv sex movis hindi
hentaiporn net hentai.name pokimon hentai
kannada sex kompoz2.com nayanthara sex video tamil
milky boob suck desixxxtube.org ted 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