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槐树
-
临汾洪洞大槐树值得去吗?
大部分中国人都听过这首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传唱于大江南北,妇孺皆知。 洪洞的这棵大槐树,见证了明洪武年间,山西临汾向全国18个省500多个县进行18次大移民的历史。主要移民源地是太原、平阳、泽、潞、卫、沁、汾等府州,而平阳府(今临汾市)居首位,洪洞县是平阳府的人口大县。洪洞县地处晋南的交通要道,明政府便把移民局设在城北贾村驿站旁的广济寺,寺门前的汉植大槐树,成了各地移民汇集、开拔外迁的集散之地。在这里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盘缠,然后迁移到黄河河流、长江中下游地区。 复旦大学教授安介生的《山西移民史》统计:“山西移民累计起来,将近百万人之多。”不论是移民的时间跨度、空间分布,还是迁徙次数、组织形式,这都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组织的最大规模的迁民。移民走山西人没有忘本。以后不论走到山南海北,只要一说是老鹳窝底下的人,都亲热无比。中原地区少见老鹳而多见老鸹,后来人们就把“老鹳窝”说成了“老鸹窝”。 中华民族、黄皮肤的炎黄子孙的根就深植于临汾这片热土。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山西洪洞大槐树被称为“天下故乡,华人老家”,更是凝聚血脉亲情、民族感情的桥梁和纽带。这里独特的根祖文化是很多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是亿万移民后裔心中“家”和“根”的象征。所以有机会去临汾洪洞大槐树还是要去看看的。因为这里是咱们炎黄子孙的老家。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话说的就是题主所问的地方。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西北方向。目前,该处已经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有几十万海内外游客前来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在这里举行的寻根祭祖大典更是辉煌隆重,热闹非常。 相传,早在明朝初年,多地由于战乱或天灾导致人口骤减,而晋南地区人口稠密,因此,朝廷下令将山西晋南部分人口迁往其它省份。历史上曾有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就从洪洞大槐树开始。直至今日,在许多地方,还流传着相关的传说、故事,比如有人坚持认为,小脚趾甲分为两半的,就是山西移民的后代。“解手”这个词代指上厕所,也是由于大槐树移民在迁徙过程中需要请求解开被绑的双手去上厕所而来的。 个人认为,洪洞大槐树景区还是值得一游的。尤其对于喜爱人文历史的人,以及许许多多大槐树移民后代来说,这里更是一处意义非凡的景区。在如今的大槐树景区,有根雕大门,根字影壁,碑亭(古大槐树处),二代、三代大槐树,槐香桥,祭祖堂、献殿、中华姓氏苑等多处小景点。 除了寻根祭祖、感受历史文化之外,在此景区内,游客还有机会看到独具特色的仿古建筑,欣赏山西地方民俗表演,观看《大槐树移民情景剧》大型实景演出等。另外,以洪洞大槐树为题材的影视剧、纪录片也有不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哦。 洪洞大槐树一般指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山西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很多人去洪洞大槐树是奔着寻根、祭祖的目的去的。洪洞大槐树的祭祖习俗在九年前就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这点上来说,洪洞大槐树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旅游景点。如果是抱着观看自然风光的目的,也可以选择来这里,到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民祭圣地,同时也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的面积很大,景区里包括的景点也很多。整个景区分为“民俗体验区”、“汾河生态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这四大主题区域。景区中有六十多处的风景文化景点,主要的景点有:中华姓氏苑、千年槐根、碑亭、祭祖堂、石经幢、移民浮雕图、广济寺等等。 饮水思源寻根问祖,洪洞槐树趙氏荣光,同根同源血脉相承,世界文明祖国昌兴。 昨天去的,洪洞大槐树,有很多文化内涵可以挖掘,但是现场被整理成一个大杂烩,里面有不小的游乐场。祭祖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里面生生添加了不少不沾边的内容,商业化浓重。感觉里面也就移民展览馆馆和大槐树有看头,可惜展览馆太小,藏品很少,感觉真正需要作为核心展示的内容没有被重视,展览馆偏安一隅,独立建筑都不是,只是大殿的一个侧房。园子里其他都是东拼西凑,东拉西扯的东西,比如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主席窑洞,文革院子,石子路,完全是凑数搞的,看起来园子很大,真正能看的东西实在不多。 关于移民的这段故事,还是很感兴趣去了解。 要问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去大槐树不只是前去旅游,更重要的是寻根祭祖。单说旅游的话全国各地愿意看人文.地理.江河湖海.风景风貌什么都有。所以说去大槐树有必要。 值得去! 我也边看边思考过这个问题! 首先,大槐树占地成长方型,分为北主祭园和南停车场,现在又与公园西的汾河湿地公园连在一起,洪洞县城是北方少有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等,街上那是真的干净,所有停车,都车头超外。洪洞前几年搞了个,“六城同创”成效很大! 其次,就园内也有不少看点,三代大槐树,苏三卸枷处,古牌楼,等等,牌路下面的路是条古道!清朝慈西太后从北京逃跑到西安经过此处!写”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的元好问也从那里经过!如果你知识够用,就知道有多少仁人志士从你身边过去! 最最主要的放在最后,你到的大槐树那个地方,给你提供了一个时空上的临界点,你多少会思考一下,你从那里来,你会到那里去!会想到你的父辈祖宗,会理解家国情怀,(既便你的祖辈不是从这个地方迁出去的。)在思想深处每个人都有追本溯源的需要。在业己麻木的生活中有一丝丝的不同往日,我觉得这就足够值得你去大槐树一次! 另外,关于大槐树移民这个史诗级的现象,我听过个博导讲过两个多小时,收益非浅!致敬! 不是值不值得,其实我就是本地人,说实话去了也就那样,但是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怀,其实就是那种说不出来的情怀还有逢年过节的旅游心态,毕竟多少代了,认祖有点太矫情,但是就是当旅游拜拜祖先还是可以的, 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首相传于华夏大地,令每一个炎黄子孙耳熟能详的民间歌谣,已伴随我走过了人生的大半个历程。因此山西之行去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也就成了计划的重要的部分。 2019年6月我与朋友驾车去北京办事,在返回途径山西时,沿大运高速南下,到了闻名遐迩的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又称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两公里的贾村,是亿万移民后裔的精神家园和寻根祭祖的圣地。 走进洪洞大槐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座巨大的根雕大门,是为“寻根祭祖园”正门。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们同门、同根、同祖、同心,也象征着大槐树儿女们舍小家、取大义,扎根神州大地,为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孜孜不倦、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进入寻根祭祖园后,可看到园内诸多的景点,其中有根字影壁、碑亭、一二三代大槐树、槐香桥、槐木化石、千年槐根、移民浮雕图、迁民壁画、祭祖堂、望乡阁、中华姓氏苑、祭祀广场、洪崖古洞、民俗村等等。每一景点虽然各有千秋,但无不以移民背景为主题,反映了五百多年来大槐树移民辗转迁徙,繁衍生息,思念故土,认祖归宗的拳拳之情。 寻根祭祖园中的一、二、三代大槐树,是洪洞大槐树的主要特征,也是亿万大槐树移民寻根祭祖的情思所在。其中一代大槐树已于清顺治八年(1652年)汾河发大水时被冲毁,如今能看到的只是它的遗址,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二代大槐树是由一代大槐树滋生,距今400多年历史;三代大槐树是由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迄今也有100多历史。据说当年从大槐树走出的移民在告别故土时,无不把大槐树当作家乡的象征,当迁入新地后,也纷纷在庭院种植槐树,以寄托对故土的思恋。 大槐树移民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洪武3年。 据史料记载,元朝末年以来,由于连年战乱不止,水灾、旱灾、蝗虫、瘟疫等接连不断,致使中原地区以及南方诸省饿殍遍野,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百姓非亡即逃,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明朝建立后,中原地区依然“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造成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到了明王朝的统治。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朱元璋采纳了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于是一场大规模的移民大迁徙就此展开,而且历经数朝50余年。 由于元末中原地区兵乱和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相对来说山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朝廷就把移民对象选择在了山西。 为了尽快顺利地施行移民计划,朝廷使用了“诳山计”,故意散布谎言说,只有洪洞县大槐树的人不迁移。老百姓信以为真,纷纷逃往洪洞县大槐树避难。时间不长,洪洞县人口骤增,朝廷认为时机已到,于是派重兵将洪洞县包围,将大批百姓抓捕,开始了强行移民大迁徙。 在此后50年间,大槐树先后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人口逾百万。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句俗语,真实地反映了大槐树移民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广泛性。如今经过五百多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大槐树移民后裔不仅分布于华夏大地,而且遍布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流传于民间的解手、背手、脚趾甲复形等历史典故和姓氏源流等,都是大槐树移民的产物。 从1991年开始,洪洞县每年都要举办以清明节为主祭日的“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活动,届时数以万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云集大槐树下,表达对大槐树老家浓浓深情。每当此时,大槐树上就会飞来无数的吉祥鸟,落满枝头,大槐树人称之为“思乡鸟”。有人说它们是大槐树移民所变,生不能回归故里,死后化做鸟儿也要飞回故乡,看看家乡变化。这一景象到清明节后会全部消失,年年如此,令人叹为观止。 徜徉在大槐树下,会使人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所看到的一切也会使人亲切备至。“五百年是一家”,也只有到了大槐树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明朝朱元璋在位时期,中原由于自然灾害,瘟疫等人数大量减少,所以把人这边迁移至中原,这是到大槐树寻根的原因。 整个院内除过大槐树(一代,二代均已干枯,三代还在生长中),还有献殿(主祭祀)如果带小孩可以让小孩了解中国古代祭祀流程,用品,方式等。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姓氏进行祭拜。 还有一些其他的游乐设施,类似摩天轮,过障碍等,不需要另外出钱的。 如果想了解的更清楚可以找导游,价格也不贵。
-
您的家乡有哪些美食和美景,有图有真相吗?有何分享?
大家好,我是大冬。我是山西人。很高兴分享家乡的美食和美景。先说说美食。山西的美食以山西面食闻名。最具特色的有山西刀削面,山西饸饹面,山西牛肉丸子面。分享一下做法: 刀削面,完全手工刀削,削面刀是特制弧形削面刀。刀削面外滑内筋,越嚼越香。削面的也是需要功夫的。一刀赶一刀,一条连一条,条条均匀,六寸左右。经典的有西红柿鸡蛋炒面。白菜肉炒面。 饸饹面,把面放饸饹床上,压出的长面条。有荞麦面的,白面。面条煮好,浇上做好的菜卤。劲道好吃。 牛肉丸子面,牛肉地道,丸子筋道,特制的黄面条,秘制牛大骨高汤。口感香辣。劳累一天晚上美美的来一大碗,真是太爽了! 分享一下美景:“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山西洪洞大槐树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区。寻根祭祖大槐树。一颗古大槐树,魂牵许多代。是千百万大槐树移民后裔根的所在,是所有移民后裔共同的老家。 壶口瀑布,山西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滔滔黄河之水,从四十多米高的悬崖上狂泻下来,发出雷鸣般的吼叫。真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山西美食美景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分享了。更多美食美景交流,欢迎大家关注我。 大家好,我的老家是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阳牡丹甲天下,自然我们这边的美食很多都和牡丹花有关。下面我分享几个和牡丹有关的菜肴,供大家欣赏。 洛阳的美景其实比较多,像市区的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栾川县的老君山,新安县的龙潭大峡谷,嵩县的白云山等等,美食主要有各种各样的汤,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豆腐汤、小碗汤等等 大家好!我的家乡是美丽的“雾都~山城重庆”。为什么又是雾都?又是山城?到了冬天,基本上看不到太阳,《问时间晴为何物,叫人晒不干衣服》。山城当然是依山傍水,美食那简直是吃货们的天堂。只要你喜欢吃辣的,让你流连忘返哦!招牌名片~火锅,麻辣鲜香,让你欲罢不能啊。地道的重庆江湖菜,让你感受一下重庆人的豪爽。 重庆的夜景也是美得不能再美了,说得再多,不如亲眼所见哦!直接上图看看,重庆非去不可哦![呲牙]当然还有重庆的美女,来了不要后悔结婚太早了哦[耶][耶][耶]。 你好!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贵州,中国少数民族分部最多的地方,很多景点如:1.【山水类】荔波小七孔、梵净山、七孔桥、黄果树瀑布 2.【特色类】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青岩古镇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 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美丽的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大多人提起西江千户苗寨,无不提到夜幕下像萤火虫般散落山间的苗寨吊脚楼;提到这是一个展览苗族文化的露天博物馆;而我更喜欢清晨薄雾笼罩下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吊脚楼…… 千户苗寨 喜欢长桌宴上大家欢喜忘我的幸福开心,喜欢苗族妹子唱着“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的祝酒歌,喜欢苗寨美女纵使跳着千篇一律的舞蹈但依旧快乐自信的状态,喜欢靠在美人靠上闲看云卷云舒的自在。 长桌宴 最爱西江千户苗寨的清晨,推开吊脚楼的木窗,听着笨笨的公鸡打鸣,看着弥漫在吊脚楼上的薄薄晨雾逐渐散去,勤劳的苗家女子挑着扁担打水。 太阳像是淘气的孩子,和我们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忽而藏在云朵后面,忽而跳到水田里洗个澡。 苗族妹子 追究“西江”二字的由来,既无方位意义,也无地理特征意义,而是由于民族语言不通而形成的音译概念。西江千户苗寨,在古时原称“仙祥”,清雍正年代改称“鸡讲”,到民国时期才更名为“西江”。 而所谓“千户”,也不是金元以来军事管辖意义上的千户、万户,而是因为这处寨子真正聚集了上千户苗族人家,取其数量才称之为千户。 在千户苗寨最有意思的经历,莫过于和八方游客一起共品长桌宴。苗家的“长桌宴”风俗历史悠久,起源是苗家接亲嫁女、外寨来访贵客的联谊,后来逐渐发展为苗家过年的一种喜庆方式。 千户苗寨 在在西江千户苗寨,长桌宴已经变为一种招揽生意的方式,几乎很多餐厅、客栈都提供这个服务,但是都需要自动凑齐10-15个人以上才能预订。不过在芦笙场下面的铜鼓表演场广场旁边的一家餐厅,在欣赏完精彩纷呈的苗族演出之后,会有店家招呼游客参与到这热闹欢乐的长桌宴,我们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实现心愿的 抚州米粉是江西抚州著名的传统小吃,具有久煮不糊、久炒不烂的特点。主要以优质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大米、石磨磨米、布袋过滤压浆、揉粉成球团、锅内煮熟、石臼打烂、搓成长团放入铁制粉筒压榨,通过铁底板小孔压出粉丝、成形于塘锅中煮沸捞起、再放入冷水缸内冷却、最后捞起待用等多道工序,从外表看上去非常洁白细嫩,尤其是刚煮好以后从汤水中捞出来,感觉就像白玉一样。吃法有很多种,可做成炒粉、煮粉、泡粉、拌粉等,通常会采用熬制了四五个小时的大骨汤或鸭汤做为汤料,再加上一道抚州的特色辅助小菜:牛杂(或猪杂),味道极其鲜美。 虽然我人在河北,但是曾经在四川长大,也在四川上学,妈妈也是四川人,四川就是我的第二个家长,所以家乡的美食就忍不住要分享一下了,[呲牙],食在四川,名不虚传,先说美景吧,因为四川的地理特质,会形成很多特殊的地形,我自己喜欢的就是,石林,竹海,断壁悬崖,深潭瀑布,还有山的自然美景,跟团旅游可找不到这么合适的景点, 美食,小吃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这也是老生常谈了,[捂脸],四川口味的烧腊,腊肠,腊肉,烧鸭,酱肉,担担面,红油抄手,各种版本的重庆小面,燃面……太多啦,欢迎大家来交流,上图上图[呲牙] 大家好,我是小五,地地道道的西北汉子,相信每个人说起家乡美食美景之类的都会滔滔不绝吧 好吧,众所周知兰州牛肉面是我们兰州的名片,这么说不过分吧!好多人说起牛肉面褒贬不一,当然每次都这个时候不免和大家挣论几句,实乃性情中人[捂脸] 兰州母亲黄河铁桥算是兰州的地标又或是名片,历史悠久,故事繁多,难辨真假,你我大多是道听途说罢了 天水凉粉之所以让我难忘,童年的记忆总能不知不觉中唤醒你的味蕾,因为陪伴是最深的毒,想戒却又戒不掉,欲罢不能。所以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老板来两碗凉粉,一份打包,哈哈 麦积山石窟,这个不用多做介绍了吧,喜欢旅游的你一定被它迷惑过,因为它像雾像雨又像风,像极了你的爱情…… 对于家乡永远有说不完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好了,到这儿吧…… ?美景: 心中有爱就到处是美景。这是我在2016年拍摄家乡秋天的树和冬天的树。 金色的秋天,一片片树叶在风中摇摆,有的还从树上飘下来,放眼望去一片金黄? 洁白的冬天,树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树挂。用手轻轻一摇,雪花漫天飞舞。放眼望去银装素裹。 我的家乡美景! ?美食: 东北的笨锅炖特别好吃,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几个人围着一口大锅。锅里有鸡肉,粉条,干磨,土豆干,豆角干…喜欢吃什么菜就加什么菜?锅下是灶坑,里面红彤彤的火苗烧着,香喷喷味道从锅盖里飘出来。围坐在锅周围的人一起吃着锅里的菜,边吃边唠嗑,再倒点二锅头,喝几口! 我的家乡美食! 你的家乡有哪些美食和美景,有图有真相吗?有何分享?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广东人,家住海边,美食以海鲜为主,海鲜品种多种多样,一下子介绍不完,现在给你介绍几种: 这个是花螃蟹,我最喜欢吃这种螃蟹,而且不要太肥的,因为这种螃蟹肉很甜,而且在吃螃蟹时特别容易掏肉出来,上图是在水里游的活的螃蟹,下图是煮熟的花螃蟹,你看见有没想吃的欲望? 再介绍另一种海鲜一牛鞭螺,这种螺外表和牛鞭有点相似,而且螺肉会伸缩,如果没人动它的时候,它就把肉伸出来好长,一动它,它马上把肉缩回去,外壳合上,正因为这样,它的外型和肉跟牛鞭相似,渔民就给它起了这名字一牛鞭螺 吃牛鞭螺要会处理,先把会伸缩的肉剪开,然后,再洗干净肉上的粘液。 整理干净后,煮烫可以,如果煮汤,先放点瘦肉,然后再放螺肉,放点葱花,味道杠杠的的 也可以用来烧烤,上图就是用来烧烤的图片,先处理螺干净,带壳放在炉子上,半熟后再调味,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这个没有任何限制的 至于当地的美景 ,海景是首选! 站在海边,任凭有点腥味的海风迎面吹来,心中所有的不开心情绪随风而去! 这是我家乡美食和美景的分享 ! 喜欢的欢迎分享,转发,评论! 我的老家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可能大家都知道瓷都景德镇,却少有人知道世界瓷都德化县,德化不仅有优质的瓷器还有许许多多美食与美景。 美食篇- 苦菜大肠汤:用晒干的苦菜与猪大骨和大肠头一起熬煮的苦菜大肠汤,油香四溢却不过分油腻,苦菜甘甜爽口毫无苦意,清凉降火还有排毒的功效; 赤水炸粿:炸粿是用大米磨成浆再蒸熟冷却切块后放入锅中油炸,炸粿外脆里嫩,蘸着酱油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大肠羹:说到赤水炸粿就不得不说大肠羹了,赤水那好多卖炸粿的店家都会配着卖大肠羹,油香的炸粿配着大肠羹,也是一番风味。大肠洗净用地瓜粉搅拌腌制,再放入锅中煮开,起锅再放葱蒜,好吃至极; 红酒鸡:将整鸡切块洗净,冷水下锅焯水捞出洗净,锅中倒油将鸡肉煸香,然后加入红酒至末过鸡肉,再放入少许冰糖,让其炖煮。红酒鸡是我们这刚生完孩子坐月子的必备补品,小时候经常在亲戚坐月子时蹭了好几碗鸡汤,鸡汤是甜香适口的,是一道美味又巨补的佳品; 全猪肉:全猪肉顾名思义就是猪肉身上的大部分的部位都会出现在锅中,经常在餐馆中吃到,一个不起眼的砂锅,锅中都是猪肉,肥肉瘦肉猪耳朵猪头肉猪蹄各个部位都有,没有浓油赤酱,看似清淡却又香即入味,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爱这道菜的; 红菇汤:红菇是我们当地特色的菌类,煮至后整锅汤水都会变成红色,这不是加入什么色素,而是纯天然的。把红菇洗净炒熟再倒入开水煮开,再加入豆腐一起煮沸,一道美味又营养的红菇汤就大功告成。 德化还有许许多多的美食,这些只是我平时经常会吃的,有过亲身体验过的美食,强烈推荐! 美景篇- 石牛山:石牛山位于德化县水口镇境内,因为山上有一块巨石神似牛而得名于石牛山。石牛山的主峰海拔1782米,一路上有怪石、深洞、奇树而闻名,是国家4A级景区。有许多的人在山上露营,为了第二天看日出。平时去因为海拔高,整座山都被雾气包围,云里雾里,给人一种置身于仙境中的感觉。当初初三寒假,还从镇上步行至山顶,足足爬了8个小时,脚都走起泡了,但是能看到壮丽的风景,这些痛苦也值得了! 九仙山:九仙山位于德化县赤水上涌大铭三乡镇交界处,主峰海拔1658米,山上有怪石嶙峋,峰峦竞秀,是国家级4级景区。特别是冬天最冷的那段时间,九仙山还有一个亮丽的风景线一雾凇,雾凇如同晶莹冰花,点缀山间呢每一个角落,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不同于大雪纷飞的美,银装素裹,是一种独特性的美。 戴云山:戴云山位于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海拔1856米,是国家中4A级景区,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境内的第二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雄奇险峻,气势磅礴,很适合徒步旅行。 这些就是我老家德化县的美食和美景,都是我亲身经历体验过的,欢迎大家来美丽的德化旅游[中国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