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香香十二月末就要回国了,香香在日本备受欢迎,有多喜爱就有多不舍,东京为香香举办送行活动表达依依不舍,日本很多网友在网上各种留言表达不舍甚至很对期待香香再次回去。
12月末,日本上野动物园的人气大明星大熊猫“香香”将被送返中国。肥硕的身体,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脸颊,曾让“香香”一度在日本圈粉无数。 如今,得知“香香”即将回到中国的消息后,日本很多“真爱粉”接!受!无!能!送别“香香” 海报邮票都安排上了。
近日,日本东京上野地区举办各种送行活动,表达不舍、感谢与祝福,送别大熊猫“香香”。上野一百货商场设置橱窗送别熊猫“香香”:你能来到上野,谢谢你!上野动物园举办“谢谢你!香香”活动 为“香香”送行。
上野动物园在其官网开设特别页面 回顾“香香”的成长历程,此前,东京上野动物园的社交媒体上每天都会更新“香香”的动态,大量网友热衷在此“云吸熊猫”。许多日本网友在网上留言,表达对“香香”的喜爱。
相关推荐
-
成都都江堰:“不速之客”结伴打卡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小区
新华社成都6月26日电(记者李力可) 记者从成都都江堰市高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小区获悉,近日,该区域红外线相机监测影像显示,大熊猫同域保护动物亚洲黑熊、毛冠鹿、斑羚、花面狸、黄喉貂、豹猫、猪獾、红腹锦鸡等陆续在同一区域“打卡”,这标志着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模式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介绍,设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小区是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探索推出的一种野生动物保护新模式。这种保护小区以村(居)民议事会为平台,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其中,加强对集体林中的大熊猫栖息地的管理与保护,引导社区合理利用和管理资源,兼顾保护与发展。 2014年,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WWF率先在都江堰市龙池镇联合社区建立了集体林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小区,通过成立保护小区管委会、巡护监测队,设立界桩、宣传牌,开展社区培训教育和宣传等方式,使区域内的狩猎、打笋、盗伐等破坏森林生态的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野生动物开始恢复性增长。此后,都江堰市龙池镇飞虹社区也建立了高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小区。 “这类保护小区是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有力补充,是拓展大熊猫栖息地的有效途径。保护小区所在的这些社区,在大熊猫和栖息地保护上不仅所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大熊猫保护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更离不开社区和老百姓的支持。”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礼立说。 原标题:成都都江堰:“不速之客”结伴打卡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小区 值班主任:李欢
-
气愤!成都大熊猫基地景观竹遭游客刻划,伤痕累累!
10月21日据媒体报道,有网友发现,在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道路两旁种植的各类景观竹遭游人恶意刻划,很多竹子上写满了字迹,一些情侣还在竹子上刻着名字。景观竹被刻划得伤痕累累,路过游客也看不下去,纷纷呼吁爱护环境、文明出行。 网友评论 网友:竹子长那么高有多不容易,请文明出行! 原标题:成都大熊猫基地景观竹遭游客刻划 值班主任:颜甲
-
7只新生大熊猫拼出70图案 萌哭你预警!
9月24日,“2019年新生大熊猫集体亮相”活动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月亮产房举行。7只新生大熊猫拼出“70”图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只新生大熊猫拼出70图案(1) 7只新生大熊猫拼出70图案(2) 7只新生大熊猫拼出70图案(3) 7只新生大熊猫拼出70图案(4) 7只新生大熊猫拼出70图案(5) 网友评论:
-
新生大熊猫名字叫国庆 哪里的新生大熊猫?
国庆前一天,在广州的大熊猫“梅清”成功诞下了一个小宝宝,取名“国庆”。“梅清”已有多次成功生育史,母性极强,宝宝出生后,它一直紧紧地抱着小崽。 新生大熊猫名字叫国庆(1) 新生大熊猫名字叫国庆(2) 新生大熊猫名字叫国庆(3) 网友评论:
-
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进一步缓解 66.8%野外种群得到严格保护
8月1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大熊猫保护研究相关情况,并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司长杨超表示,我国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圈养种群遗传性不断上升,大熊猫科研及野化放归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已增至67个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主要栖息地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山区。近年来,我国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不断完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野外调查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1864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从15个增长到67个,形成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网络体系。受保护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到258万公顷,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被纳入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中。 目前,总面积2.7万余平方公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根据有关工作要求部署,国家林草局正在筹备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争取尽快挂牌。”杨超说,试点主要围绕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构建生态保护运行机制等内容。 “为保护大熊猫,我国建立了67个各级各类保护区,但有些保护区是不联通的,存在破碎化、孤岛化现象。”杨超说,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能有效保护珍稀物种,增强大熊猫栖息地的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合理调节种群密度,实现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大熊猫栖息地有包括大熊猫、川金丝猴等在内的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不仅能加强大熊猫保护,也能促进整个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大熊猫科研、野化放归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不断加强野外大熊猫保护的同时,圈养大熊猫繁育实现了优生优育、优质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据介绍,我国建成了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为主体的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发展体系。通过几十年努力,成功攻克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三大难题,并进一步加强大熊猫遗传学研究与管理,推动种群单位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发展的重点从单纯的数量增长向提高遗传质量转变。 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平均亲缘关系值逐步降低,种群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截至2017年底,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首次突破500只,达到518只,基本形成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 大熊猫科研及野化放归取得阶段性成果,野外引种成功产仔。2003年起,我国启动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研究,现已放归圈养大熊猫9只、存活7只。2017年我国启动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试验,大熊猫“草草”连续两年野外引种成功,今年7月成功诞下龙凤双胞胎。 “将人工圈养繁殖的野生动物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补充野外种群、增加野外种群遗传多样性,是濒危野生动物繁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恢复和重建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说,大熊猫成功放归自然需通过3个阶段来判断:一是具备野外生存能力;二是在野外找到配偶;三是在野外有后代。只有3个阶段都成功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放归自然。 野生种群对大自然适应能力良好 近日有媒体报道野生幼年大熊猫不幸溺亡的消息,有人提议不要在野外保护大熊猫了,把“国宝”全部圈养起来。对此,张和民表示,大熊猫绝不是宠物,它们真正的家在野外。 “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大熊猫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重大,但这并不代表圈养是它们最好的归宿。自然有其规律,出生和死亡都是正常的,应以平常心看待。”张和民说,大熊猫保护要遵循“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两者相结合”的原则。野生种群生活在野外,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界各种因素威胁,如天敌、自然灾害等,但也只有在野外状态下,大熊猫才能不断繁衍进化、不断适应自然。研究结果也表明,野生大熊猫种群对大自然适应能力良好,并没有被自然选择抛弃。 原国家林业局自2011年颁布《大熊猫国内借展管理规定》以来,不少人对各地借展单位的条件很关注。近期,某些动物园被曝出大熊猫生活环境不符合借展规定。如何保障借展大熊猫安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副司长、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志忠表示,国家林草局建立了熊猫科学专家库,每次都会派专家对相关单位进行场馆建设、饲养员工作等方面的培训。同时,作为直管部门,国家林草局每年安排专业人员、主管人员,对借展单位进行抽查,饲养条件达不到标准的进行警告、做出整改,要求借出单位保证大熊猫在被借展过程中得到更好保护。 记者还从发布会上获悉:8月23日—26日,我国将举办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活动,活动将以“熊猫文化 世界共享”为主题,借大熊猫文化助推中华文化走向国际舞台。 原标题: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进一步缓解 66.8%野外种群得到严格保护 值班主任:颜甲
-
【自信的步伐】乐山熊猫狗逛街引热议坐驾驶室被举报 “美妞”主人身份遭扒
“熊猫”松狮犬坐驾驶室被举报 图据交警 人来人往的斑马线上,一女子牵着一只疑似“大熊猫”悠然过街,惹得众人瞩目–最近,四川乐山一段视频在网上火了。6月9日,记者联系上“大熊猫”的主人后得知,这其实是一只染过色的松狮犬。 “滚滚” 原是只染过色的松狮犬 “太可爱了!”;“这是真的吗?我想去乐山安家!”;“我跟你讲,就算真的大熊猫也走不出这样自信的步伐!”– 看到如此可爱的画面,不少网友表示“好想拥有一只”,还有网友调侃说:“以前听说四川人手一只大熊猫,看来是真的。” 据“大熊猫”的主人杨彦介绍,这其实是一只白色松狮犬。一个月前,他所在的书画工作室从北京买回来的,取名“美妞”,重18斤,4个多月大。平时“美妞”都待在工作室,之前工作室的一名工作人员牵着“美妞”去乐山广场附近逛街,被路人拍了下来发到网上,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 为何要将松狮犬扮成“大熊猫”?原来,杨彦是一名书画家,非常喜欢国宝大熊猫,也很喜欢养狗。在犬类里面,松狮犬十分可爱,模样也很像大熊猫,而大熊猫也常常是他绘画创作的内容之一,所以就想到将“美妞”打扮成大熊猫的样子。 据杨彦介绍,这只“美妞”原本是纯白色的。用黑豆和醋熬成膏作为染剂,对人和狗都没有伤害,纯天然染剂让它的扮相更加生动逼真、可爱呆萌。每次带它出门逛街,都会引来很多人围观和拍照,还有一次遇到民警上前来询问,也将“美妞”误认为是大熊猫了。 对此,一位宠物美容师认为,如果是真正纯天然的植物染发剂,应该是对狗狗无害的。不过,乐山小动物救助群的张女士表示,暂且不管染发剂是否会对宠物身体造成伤害,但宠物也应有尊严,不应随意改变宠物毛色。她呼吁各位宠友爱宠物也应当采用正确的方式,不要适得其反。 违法 曾出现在汽车驾驶室 不过,据乐山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工作人员介绍,近日接到网友举报,乐山街头惊现“熊猫”坐在驾驶室这一交通违法行为。看到视频后,交警部门分析这只“熊猫”应该是最近红遍网络的乐山那只“熊猫”松狮犬。 由于该行为妨碍安全驾驶,6月9日,交警部门通知了当事女司机来到了交警队接受调查。该女司机表示,这只“熊猫”确实是他们书画工作室的松狮犬“美妞”,视频中的情况发生在5月23日,当时“美妞”尾巴被其他大狗咬到了,受了惊吓,便把它放在副驾驶座带走,在她驾驶过程中,它蹭过来一直不肯走,还在她的身上撒了尿。 同时,该女司机表示,视频中的情况,是在“美妞”走红网络之前发生的,也仅此一次,并不是自己驾车时故意把它抱在怀里显摆。 最后,交警对该女司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嘱咐到,“它也是有偶像包袱的狗狗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交通安全。”该女司机表示虚心接受,以后不会再犯。交警部门提醒,司机朋友驾车时必须专注,不能怀抱婴儿或宠物,以免妨碍安全驾驶。 原标题:松狮犬变“熊猫”!乐熊猫狗逛街引热议,还被举报坐驾驶室 值班主任:李欢
-
比大熊猫还稀少!导盲犬毕业有多难上热搜 培育出一只至少需要15到20万
导盲犬毕业有多难引起热议,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而导盲犬既是盲人的好朋友,更是他们的眼睛,主人出行全靠导盲犬,可是你知道导盲犬毕业有多难吗? 导盲犬毕业有多难?根据国际导盲犬联盟的规定,1%以上的盲人使用导盲犬,可视为导盲犬的普及。对盲人来说,导盲犬就如他们的第二双“眼睛”,为盲人的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我们大概有千万的盲人,可是接受过专业训练合格的导盲犬只有200多只,可以说是比国宝大熊猫还要稀少的了。 从成本来说,培育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至少需要15到20万;从合格率来说,只有不到30%的受训犬能最终成为导盲犬,走上工作岗位;从时长来说,从出生到上岗,一只小狗要经过2年的受训才可以投入工作。 首先是品种,一定要不具攻击性,根据2018年12月开始施行的《导盲犬》国家标准,导盲犬选种宜选用拉布拉多和金毛。品种符合后,导盲犬幼犬需要有完整的血统系谱。要求三代来源清楚,无遗传缺陷,不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过于活泼的性格,但也不能反应迟钝。 期间幼犬要进行稳定性、适应性、服从性和与人共同生活的社会化训练,否则成年犬接受训练的过程就会相当漫长,甚至被淘汰。 训练的内容包括带领主人上下楼、过马路、避开障碍物等。还要克服自己的天性,训练时间约6-9个月。导盲犬要上岗需要经历七十多条标准严苛的考核。 可以上岗后,导盲犬和申领者要进行至少一个月的共同训练,这期间他们24小时生活在一起,申领者要学会梳毛、喂食、带犬上厕所等等。 原标题:导盲犬毕业有多难 全国导盲犬数量仅百余只 值班主任:田艳敏
-
比利时大熊猫龙凤胎被正式命名 正式名字是什么?
14日,两只大熊猫宝宝在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举行的“百天宴”上,被正式命名为“宝弟”和“宝妹”。据悉,大熊猫宝宝们的名字是由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筛选,再经7万多名大众“评委”在网上投票选出的。看视频,是活泼好动的滚滚没错了。 此前,动物园面向公众发起了投票活动,约7.3万人参与网络投票。 网友表示: 皆为森: 它是怎么做到两个眼睛同时往两边看的。 能饮一杯无丶丶: 不懂就问,既然宝弟妹是第二三只大熊猫,那他们的妈妈是跟谁生的。 独占咔酱的身体: 那0.3是哪个人。
-
“排队两小时,打卡五分钟” 日均3万人次看熊猫
似乎眼睛一睁一闭,国庆七天大假就没了,封面&抖音“大假随手拍”国庆黄金周微视频大赛也告一段落。活动主办方将根据作品质量、传播数据、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者也将分别拿到3000元、2000元、1000元的现金奖励。 国庆大假,作为“网红景区”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可谓人山人海。国庆大假七天里,成都大熊猫基地的熊猫宝宝们,日均看人3万人次以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人从众”。 10月1日,大假第一天,成都下起了下雨,但依然挡不住游客们前去看熊猫卖萌的热情。基地内,人挤人,伞撞伞,人头攒动,“排队两小时,打卡五分钟”。国宝打个滚、上个树、啃根竹子,就能把游客逗得哈哈大笑。 10月2日一早,国庆大假第二天,柴先生来到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人流如潮,基地内月亮产房开启了人挤人模式,熊猫宝宝:大清早的,打扰我睡觉! 国庆假期,来自重庆的韩女士带着家人来成都旅游,准备趁此期间小探一下熊猫基地。“本来以为漫山遍野都是熊猫,结果漫山遍野都是人人人,实实在在感受了一番节假日出行阵仗。”看着女儿高高兴兴的样子,韩女士觉得再累都值。 自媒体作家韩先生也去熊猫基地凑了个热闹。早上6点多就起床去排队的他,已经排在了千人之外。“还好我这次带了个超长焦镜头,和熊猫隔得太远没关系,关键我的镜头能当望远镜用。” 广东妹子苏女士一直很喜欢熊猫,经常在微博上关注熊猫宝宝的动态。趁着这次国庆大假,她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熊猫,“都快被萌化了,超级可爱。” 国庆假期,成都人周小姐跟着男朋友回了陕西老家。“本来以为避开了出行大军,却不知走到哪里都是人潮。”她到陕西一小县城的休闲山庄吃饭,里面不过是养了几只鳄鱼和一些观赏鱼,就引来许多人专门驱车前往。可能是嫌游客太吵,鳄鱼一直躲着不肯出来见人。 原标题:“排队两小时,打卡五分钟” 日均3万人次看熊猫 值班主任:颜甲
-
中国圈养大熊猫已达518只 58只在外参与国际研究
这是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拍摄的待产大熊猫“草草”(7月24日摄)。新华社发(李传有摄) “我国大熊猫野生种群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1864只。截至2017年底,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首次突破500只,达到518只。”16日,在大熊猫保护研究成果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司长杨超说。 据了解,我国总面积2.7余万平方公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全国已建立了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被纳入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中。 杨超介绍,2017年我国开创性地启动了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试验。大熊猫“草草”连续两年野外引种取得成功,今年7月诞下龙凤双胞胎。这项工作为圈养和野外大熊猫遗传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径。从2003年起,已放归圈养大熊猫9只,存活7只。 除建成大熊猫全球基因资源库,对大熊猫精子、细胞、干细胞进行长期保存外,我国还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加速了大熊猫生命解码进程,填补了大熊猫基因组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空白。 “目前,在外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大熊猫数量58只,繁育存活幼仔47只,其中31只已按规定回到国内。”杨超说。 原标题:中国圈养大熊猫已达518只 58只在外参与国际研究 值班主任:李欢
-
旅加大熊猫顺利回家 乘专机抵达成都进行隔离检疫
记者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获悉,经多方共同努力,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重庆动物园的两只旅加大熊猫“大毛”和“二顺”于北京时间11月29日凌晨乘专机抵达成都,并送往重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检疫。 根据中加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协议,两只大熊猫于2013年3月飞抵加拿大开启两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先后在多伦多动物园和卡尔加里动物园安家。大熊猫“二顺”于2015年10月诞下一对双胞胎幼仔,取名为“加盼盼”和“加悦悦”,已按协议规定于今年1月回国。因新冠肺炎疫情,旅加大熊猫主食竹供应难以长期保障。今年5月,经中加双方友好协商,决定提前终止合作。 据悉,自中加大熊猫合作研究项目启动以来,双方技术合作单位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科学研究、公众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希望中加双方继续保持在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原标题:旅加大熊猫“大毛”和“二顺”顺利回家 已按规定进行隔离检疫 值班主任:李欢
-
两只大熊猫死亡获赔1500万泰铢
据泰国《世界日报》报道,日前,旅泰大熊猫“创创”死亡,Dhipaya Insurance(TIP)保险公司将根据死亡保护理赔条件,支付赔偿金1500万泰铢。 作为中泰亲善大使,2003年,中国大熊猫“创创”和“林惠”从中国四川省来到清迈动物园。当时,泰方曾为两只大熊猫,向Dhipaya Insurance保险公司购买了死亡保护保险。相关条款规定,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大熊猫死亡将获得保险理赔,每只熊猫的赔付金额为1500万泰铢。 据了解,该保险公司将于近日初步与清迈动物园沟通赔付事宜。
-
旅美大熊猫回国 大熊猫登机行李有哪些超重?带什么了?
11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动物园,大熊猫“贝贝”启程回国,饲养员运送竹子、水果、饮用水等,供“贝贝”飞行期间食用。 在华盛顿美国国家动物园出生和长大的雄性大熊猫“贝贝”19日结束旅美生涯,踏上回国旅程。 据悉,贝贝搭乘杜勒斯国际机场搭乘“熊猫快递”波音777专机启程回国。陪伴贝贝回国的有五名机组人员、美国国家动物园首席兽医和熊猫馆助理馆长。 “贝贝”回国携带的行李包括约30公斤竹子、1公斤苹果和梨子、两袋饼干、1公斤煮红薯,以及饮用水等。
-
【伤痕累累】成都大熊猫基地景观竹遭游客刻划 情侣乱刻情话引热议
10月19日,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里道路两旁种植着各类景观竹子遭到游人恶意刻划。 有的在竹子上随意乱刻乱画,有的在竹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字迹,一些情侣在竹子上还刻着情话,竹身到处都刻着人的名字。竹子上刻满了各种各样的痕迹,被划得伤痕累累。 于是,不少游客纷纷呼吁大家别在这竹子上面刻划,出门旅游爱护环境,文明出行。 原标题:熊猫基地景观竹遭恶意刻划 游客呼吁:爱护环境文明出游 值班主任:颜甲
-
【翻滚吧,滚滚】大熊猫河里冲浪上演国宝式狗刨 气质这块拿捏的死死的
7月31日,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罗春平拍到一只大熊猫大摇大摆横穿马路,然后跳进路旁的小河沟里“冲浪”洗澡画面。随后,大熊猫吊着树枝上岸钻进树林。 网友评论 网友:国宝级冲浪选手!身姿– 原标题:乘风破浪的滚滚!大熊猫在河里冲浪上演国宝式狗刨,网友:靠吨位稳住了 值班主任:高原
-
可可爱爱!大熊猫宝宝和饲养员吵架全过程被拍下 大熊猫的声音原来是这样!
近日,一段来自四川的“熊猫宝宝和饲养员吵架全过程”的视频火了!视频发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网友喜爱! 大熊猫宝宝和饲养员吵架全过程 “嗯~”,“啊!”,熊猫宝宝和饲养员吵架全过程被曝光了!网友纷纷尖叫出声,称“第一次听到大熊猫的声音!原料来是这样的!”“国家不分配还天天害我们惦记”“这也太可爱了吧!” 网友评论: 原标题:大熊猫宝宝和饲养员吵架全过程 萌翻众人!! 值班主任:颜甲
-
国宝果然不走寻常路!野生大熊猫倒立撒尿,竟然是独特的求偶行为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多段野生大熊猫“倒立撒尿”的影片。专家表示,大熊猫通过这种行为留下求偶标记,寻找配偶。 据该保护区公布的影片资料显示,区内一台红外线相机在今年3月28日和4月4日,先后拍摄到两只野生大熊猫倒立撒尿的画面。两只大熊猫的动作基本一致:先到树根附近闻气味,然后背向树干,前爪撑着地面,后爪踩着树干,慢慢挪动身体直至倒立后开始撒尿,结束后离去。 该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管理办公室主任何礼文表示,大熊猫以此行为划定自己的工地,一方面警告同性远离,同时吸引异性前来交配。大熊猫之间多数透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交流。何礼文又称,野生大熊猫以倒立方式撒尿是为了显示自己威猛,撒尿位置愈高,就证明愈强大。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该省境内目前已知有132只野生大熊猫,其中110只生活在该保护区内。 原标题:野生大熊猫竟然倒立撒尿,专家:这是大熊猫独特的求偶行为 值班主任:高原
-
【笑Cry】大熊猫河里冲浪上演国宝式狗刨 国宝级冲浪选手身姿太销魂了
7月31日,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罗春平拍到一只大熊猫大摇大摆横穿马路,然后跳进路旁的小河沟里“冲浪”洗澡画面。随后,大熊猫吊着树枝上岸钻进树林。 网友评论 网友:国宝级冲浪选手!身姿– 原标题:乘风破浪的滚滚!大熊猫在河里冲浪上演国宝式狗刨,网友:靠吨位稳住了 值班主任:高原
-
22岁“高龄”旅美大熊猫“美香”顺利产仔
新华社华盛顿8月21日电(记者邓仙来孙丁)位于首都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动物园21日宣布,该园现年22岁大熊猫“美香”当天顺利产下一只幼崽。 美国国家动物园在社交媒体上说,“美香”于当地时间21日下午6时35分产下幼崽后,正“小心翼翼地照顾”新生熊猫宝宝,“呵护并紧靠着”它。 一般而言,大熊猫平均寿命约25岁,野外生存条件下为20岁,人工饲养环境下可超过30岁。据美国国家动物园宣布,现年22岁的“美香”成为旅美大熊猫中产仔年龄最大的一只。园方表示“美香”产仔是一个“奇迹”,因为以它的年龄产仔的概率低于1%。 美国国家动物园于今年3月22日对“美香”进行人工授精,所用冷冻5年的精子来自同在该园的大熊猫“添添”。园方表示,“美香”是美国第一只以冷冻精子接受人工授精后成功产仔的大熊猫,这是大熊猫繁育领域一次重大成功。 “美香”和“添添”于2000年开始旅美生涯,它们在美国生育的其他三只熊猫“泰山”(现年15岁)、“宝宝”(7岁)和“贝贝”(5岁),均已返回中国。按美国国家动物园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间签订的大熊猫繁育协议,在美国出生的大熊猫将在满4岁时返回中国。 原标题:22岁“高龄”旅美大熊猫“美香”顺利产仔 值班主任:颜甲
-
太喜感了!村民用四川话向遛弯大熊猫打招呼,大熊猫停下来与村民隔河相望
“过来耍,过来耍,过来耍一哈嘛–”6月17日下午7时左右,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大川镇杨开村保卫组群众黄秀琼发现一只大熊猫在保卫组驼峰驿站附近河对岸蹓跶。 画面中,这只大熊猫迈着慵懒的步伐,从河边向树林的方向走去,边走还边回望河对岸。河对岸的人见到这只大熊猫十分兴奋,连声呼唤过来耍过来耍,而对岸的大熊猫闻声立即停下来扭头相望。 野生大熊猫听见人们呼喊,停下了脚步相望 6月18日,大川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单忠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只大熊猫从初步情况来看还是健康的,应该是下山来寻找水源和食物。这已经是今年大川镇群众第二次看到大熊猫出来“溜达”,上个月在该村另一处,大家也看到了一只野生大熊猫。 据介绍,雅安市芦山县大川镇是首批“四川特色气候小镇”,位于芦山县北部山区,地处青衣江上游,坐落于西岭雪山腹地,生态环境良好,拥有65万亩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95%,有桫椤、珙桐等珍稀植物,也有以大熊猫、红腹锦鸡、羚牛、羚羊、棕熊等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在此栖息,青山绿水间正是“圆滚滚”的乐园。 野生大熊猫步入丛林 提醒!野外偶遇大熊猫,过于亲近会给自身带来伤害 别看大熊猫憨态可掬,其在野外时身手灵活,奔跑速度也较快,有时也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如果在野外偶遇大熊猫,一般的遭遇都是距离较远的遥望,野外个体的熊猫一般较害羞,不会轻易接近人类(发情期雄性个体及年老个体除外)请大家也不要试图亲近它,给它相对独立的空间(也就是野外接触物种所说的安全距离)。另外,要知道野生大熊猫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靠卖萌活着的动物,过于亲近的后果只会给自身带来伤害。 延伸阅读: 野生大熊猫下山!村民陪它耍了1个小时,全程高能喊话,笑哭 “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好耍的 没得事就只有跟熊猫一路耍一下 –” 当野生大熊猫 遇到野生的段子手 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最近,在雅安宝兴发生的这一幕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四川人的幽默 2019年1月14日上午,四川宝兴县穆坪镇新民村4组,45岁的村民李君在自家门前发现了一只野生大熊猫。在村民们的自发保护下,大熊猫盘桓1个多小时才离去。 “当时我正在家里烘中药材 突然听到外面有狗叫。” 上午10时30分许 李君循着狗叫出门查看究竟 发现门口的一丛竹林中 有一个黑乎乎圆滚滚的东西 再仔细一看 竟是一只大熊猫,正在埋头吃竹子 10多米外,有两只狗 正对着它狂吠不止 “走开!不要吓到大熊猫了!” 李君见状,赶紧去撵狗 不料这只野生滚滚听到他的声音后 “蹭蹭蹭”地爬到了旁边一棵树上 “你别看它胖,动作还挺快,最多几秒钟就爬上去了。”李君来到树下,仔细观察后猜测这只大熊猫约100斤左右,身体看起来棒棒哒! 宝兴是熊猫故乡,常有野生大熊猫下山。这并不是李君第一次看到野生大熊猫,2018年他还看到过两次。 根据之前林业部门宣传的方式,他不远不近守在树下,防止其他动物和人来骚扰,然后打电话通知了村干部,村干部又通知了镇上,镇上又通知了林业部门。 守候的过程中,李君拿手机拍下了大熊猫在树上悠闲的样子,一边拍还一边大发感慨:“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好耍的,没得事就只有跟熊猫一路耍一下–” 不一会儿 附近其他村民也闻风而至 大家一起远远在旁边看熊猫耍 李君还遥遥向熊猫喊话 一个普通村民和一只野生熊猫的尬聊 就这样开始了 我在这树下把你守到哈 你是我们新民的特色 你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你是我们宝兴(生活)的国宝 — 我为你感到自豪 为你来到我们家门外感到骄傲 — 我把你守到,你不要跑,不要害怕 — 你放心,我们不会伤害你的 你是我们的骄傲 我们绝不伤害你一根汗毛 — 这段喊话真是太有喜感了 不少网友表示笑到停不下来 原标题:村民用四川话向遛弯大熊猫打招呼,大熊猫停下来与村民隔河相望 值班主任:李欢
-
秦岭大熊猫家族实现四世同堂是怎么回事?什么情况?终于真相了,原来是这样!
新华社西安8月22日电(记者刘彤)2020年首只秦岭大熊猫宝宝诞生:2020年8月17日12时56分,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大熊猫永永顺利产下一只雌性幼仔,体重152克。永永幼仔的出生,标志着秦岭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迎来“子三代”时代,秦岭大熊猫家族实现了“四世同堂”。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初为人母”的永永照顾孩子的动作比较生涩,仅叼幼仔的动作,就尝试了好几次才找到窍门,总算有惊无险。不过它的母性非常好,抱孩子的一举一动总是小心翼翼。在育幼人员的帮助下,永永在几天时间内陆续学会了抱仔、舔幼、哺乳等动作,姿势也比刚开始协调了不少,有点母亲的范儿。由于产前近一个月的食欲下降,产后永永的身体比较虚弱和疲惫,抱孩子的时候时不时打盹,不小心会将幼仔抱得过于严实,育幼人员24小时一直守在身边提醒和照顾它及幼仔。 永永今年4月2日出现发情征兆,负责大熊猫繁育的工作人员采取生殖激素监测等方法,最终确定了最佳配种时间。 大熊猫永永今年6岁,是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初次繁育成功年龄最小的大熊猫母亲。永永的母亲是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第一只人工繁育成功的大熊猫楼生,今年已经17岁,因诞生在楼观台,故取名楼生。楼生目前已成功繁育4胎6仔,是一位母性很好的大熊猫妈妈。楼生的母亲雪雪,今年已经30多岁了。雪雪、楼生、永永和永永幼仔呈现了秦岭大熊猫家族“四世同堂”的祥和景象。 原标题:2020年首只秦岭大熊猫宝宝诞生 实现“四世同堂” 值班主任:颜甲